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孝

“小宇凡的课堂”:一位退休教师给脑瘫少年的承诺 发布时间:2021-10-1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杭州10月15日电 题:“小宇凡的课堂”:一位退休教师给脑瘫少年的承诺

  新华社记者俞菀、郑梦雨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6岁脑瘫少年陈宇凡认真地在卡片上写上这些文字。重阳节一早,他把这张卡片递到76岁的“忘年交”老师陈孝林的手中。

  3700多个汉字,112首古诗,51篇作文……过去3年间,陈孝林在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堂屋里开设的课堂,给这位少年带来了希望。

  一个人的课堂

  2017年一个秋日午后,退休教师陈孝林接到了来自嘉善县大舜小学的电话。“茜墩村有个患先天性脑瘫的孩子,双腿残疾,有严重的‘多动症’,没办法去特殊学校上学,希望有人能教孩子识字……”

  放下电话,陈孝林当晚就找到了孩子家。“让这个残疾少年也能有一个比较美好的人生。”陈孝林怀着这样的初衷立下“军令状”:每周除双休日外,天天上门教陈宇凡识字,3年教会3000字。

  不足10平方米的堂屋,变成了小宇凡“一个人的课堂”。

  宇凡说话困难,手抖写不好字,经常把纸张戳破,情绪不稳定时经常无故哭闹。陈孝林必须付出比常规教学更多的耐心。

  他为宇凡定制了教学方法:先教汉语拼音,再教汉字笔画和笔顺。有些知识点要背得滚瓜烂熟,默写一字不差,就要经常测试。他还设置了激励机制——当天默写全对,就讲一个故事;连续10天默写全对,就奖励他爱吃的巧克力、酱鸭……

  从每天学五六个字开始,到学一句话、一首诗……2017年至2020年,陈孝林教会了陈宇凡3000多个汉字。随后他又立下了新的“军令状”:再用3年,帮助陈宇凡学完一本《新华字典》里的常用字,学完一本古诗,写60篇作文,创作60首小诗。

  忘年师生

  近10平方米的堂屋里,斑驳的墙壁上贴满了陈宇凡的高分“试卷”,还有32张奖励“证书”:语文期中考试满分奖、百字无差错竞赛优秀奖、耳聪目明奖、身残志坚奖……

  这是独属于陈宇凡的荣誉墙。

  身体残疾,母亲离家出走,曾让陈宇凡任性逆反。起初,老年茶室的管理员曾向陈孝林诉苦,“这小孩总来捣乱,把桌上的麻将牌推倒,扑克牌弄得满地都是,也不听劝告。”

  陈孝林对陈宇凡严肃地说,“我来教你识字,你就要听话。”从那以后小宇凡再也没去过茶室。

  “我懂的都要教给你,只要你自己肯努力。”陈孝林说。在行为习惯、为人处世方面,陈孝林也不会对陈宇凡降低要求。

  经年累月,陈宇凡的变化在常人看来不可思议:从生活不能自理到能自己上厕所、扶着栏杆走路;从基本不与别人交流到遇见邻居乡亲会努力叫出“爷爷奶奶,叔叔阿姨”。

  陈孝林与陈宇凡,年龄相差一甲子。两人是师生,也像家人,但陈孝林最喜欢的还是“忘年交”3个字。

  “非常感谢,陈老师,来教我。”陈宇凡断断续续地说,“要是没有他,我还是个文盲。”

  爱的回应

  一次陈孝林在家中摔伤了腿,卧病休养期间,课堂被迫中止。小宇凡自己坐着轮椅,穿过大半个村子到陈老师家中探望。

  不能上课的时间里,陈孝林给宇凡写了一封信:“脚受伤了,这使我深深体会到了你平时行动的吃力和痛苦。你真的太不容易了!”

  长久以来,两人形成了彼此相处的默契。“宇凡常送自己的零食给我,我不收,他就说‘恭敬不如从命’;我送他礼物,说的是‘来而不往非礼也’,别有一番情趣。”陈孝林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为“小宇凡的课堂”送来免费的黑板、粉笔、图书、文具……大舜小学还为陈宇凡举行了特殊的少先队入队仪式。陈宇凡说,以后也想成为一名志愿者,帮助其他人。

  时光匆匆,风景四季更迭;不变的是拿着课本教尺的陈孝林,在每个晨光熹微中送教上门的身影。逢年过节,他总能在家门口等来惊喜——那是坐着轮椅,捧着礼物,笑呵呵的陈宇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