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科技教育

航天电子技术走出自立自强之路 发布时间:2021-10-10 来源:人民网 中国航天报

原标题:航天电子技术走出自立自强之路

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国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风华;从筚路蓝缕开创航天事业,到大国重器挺起民族脊梁,中国航天历经65年沧桑巨变。

回顾党史、航天发展史,中国航天事业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九院与祖国同行,用奋斗追梦,在航天事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美篇章,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走出一条爱国奋斗之路

60余年来,九院及辖属单位广大干部职工大力弘扬航天“三大精神”和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自觉将单位的发展、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用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走出了一条爱国奋斗之路。

“我始终有个信念,我是个中国人”“我们从小的时候,就有一个中心口号,学好科学救中国”,“七一勋章”获得者、13所原所长陆元九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毅然辞掉美国的工作,回到故土报效祖国。

国际半导体器件学科先行者、我国集成电路泰斗、771所原副所长黄敞,从西南联大走入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又坚定回国,隐身“三线”埋头苦干,将一生都投入到我国航天微电子和集成电路事业中。

在航天电子事业发展历程中,先后有6名两院院士、1名外籍院士、3名全国劳模在九院工作,以他们为代表的一代代九院干部职工立足岗位,用实际行动唱响爱国奋斗的主旋律。

自航天事业创建以来,九院及辖属单位坚持以国为重,为我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北斗导航等提供了大量高质量、高可靠的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和元器件产品,覆盖航天所有重点型号,并广泛应用于航空、船舶等其他领域重点型号。

目前,九院承担了近300个型号的研制配套任务,用户达2500余家,2003年以来累计交付数以千万计的各类单机和电子元器件产品,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走出一条科技自立自强之路

中国航天事业是国家战略性高科技产业,是在我国经济技术条件落后的条件下起步的。面对困难和挑战,九院干部职工始终以发展航天电子技术、支撑航天科技发展为己任,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攀航天电子科技高峰。

作为我国航天微电子和计算机领域的先驱,九院在中国微计算机、集成电路发展史上创造了“39个第一”,先后走出2位中科院院士,其中沈天慧为中国航天领域第一位女院士(学部委员);赵元富带领的团队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实现了宇航芯片从“被禁运”到“走出去”的重大转变。

作为我国航天惯性技术奠基者,九院打造了我国最重要的惯性技术产品研制生产基地,在国防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先后走出3位两院院士。

作为我国航天测控与卫星导航技术的开拓者和国家队,九院是国内最大的型号卫星导航设备供应商和星载气象主动遥感载荷的主要承研单位,一大批技术处于世界一流水平。

此外,九院机电组件专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加强,实现了从单一功能继电器、连接器向多功能、智能化机电组件的转变,传感器专业实现了从元器件到整机并向系统集成的跨越;前沿技术探索取得突破,在量子通信等多个方向取得显著进展。

仅“十三五”期间,九院累计争取项目600余项,支持了1000余个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产生了一大批代表国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的技术成果,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47项,专利申请总量3500件,授权1500件,有力提升了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了国产化步伐。

走出一条产业兴院之路

多年来,九院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打造了北京、武汉、西安等八大产业基地,航天电子、无人系统装备、物联网及高端制造装备三大产业稳步发展,打造了无人机、物联网、工业机器人等领域一批细分龙头企业,并加速成长为产业链链长,形成牵引发展的重大支柱性产业。截至2020年年底,九院营业收入达234亿元,利润总额达14亿元,总资产达624亿元;自2003年以来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8%,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8.4%,总资产年均增长13.5%。

九院组建了无人系统总体部,统筹无人装备产业发展,确立了集团公司无人系统技术及产品创新发展引领者的地位,“飞鸿”系列无人机批量列装,“飞腾”系列精确制导产品已形成产品谱系,“飞鸿”“飞腾”品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民用无人机通过与顺丰集团合作,处于无人运输机领域国内领先地位。

九院以物联网公司为基础实施产业重组,搭建集成发展平台,相继承接广东佛山和清远社会综合治理云平台项目,参与共建浙江综合交通治理指挥云平台,推动航天电子技术装备在“新基建”领域落地应用;实施和交付了一大批工业自动化装配线、智能仓储物流系统等项目,工业机器人核心部件技术自主化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