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孝

“银发族”深陷诈骗困局 成都母子共创防骗公司 发布时间:2017-12-28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记者何川 孔华)陈杰,四川成都人,今年43岁。

  2011年开始,看似简单的骗术让陈杰父母损失惨重,矛盾重重。为此,陈杰开了一家防骗公司,没想却因此成为“网红”。

  陈杰更没想到的是,有他这样遭遇的家庭在全国还有很多。国家九部委已经开始联合整治这种乱象,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被骗80多万终醒悟 母子共创防骗公司

  据陈杰向记者讲述,创办防骗公司的原因,要从2011年或更早的时间说起。

  在2011年以前,陈杰的父亲陈先生和母亲胡女士经常参加一些老年人“组织”的活动。在其中一些“组织”成员的“亲情攻势”下,胡女士于2010年参与了成都世晖公司组织的老年人旅游投资项目,该公司负责人及同伙于2011年被公安机关查获并后判刑后,胡女士选择了隐瞒子女,继续投资了五家类似公司30多万,想借此挽回损失。

  2016年2月,胡女士多次独自一人找这些公司,已经人去楼空,要回投资无果。胡女士突发脑梗阻,半身瘫痪。此时,陈杰才从母亲口中得知她被骗的所有细节:这些公司采用低价旅游团诱惑老年人报名,然后用高回报投资加上“亲情攻势”诱惑老年人投资虚构的保健品、老年公寓、生态养鸡场等项目进行诈骗,钱到手后,公司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陈杰说,在2016年10月,他和母亲的一次谈心,诞生了创办防骗公司的想法。

  “母亲就说,如果当时,随便有个什么给她希望,就像一个落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她就不会心里崩溃,脑梗塞就不会发生。如果要办这样一个公司,就要像保护伞一样,免费帮助老年人。”

  2017年6月,陈杰注册了公司名称。但是,陈杰真正想把这个公司办起来,是2017年8月6日。

  胡女士被骗的同时,陈先生在他的“组织”里得到了重用:他被封“董事局常委董事”、“副主任兼主任”等头衔。2017年8月6日,始终坚信“组织”的陈先生不顾家人反对,开车两天两夜到北京,在一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打了一针干细胞,据说可以让胡女士好转。据陈杰讲述,这一针就是20多万,现在看来并不起任何作用。

  “我已经不能通过帮助父亲来挽救家庭,让他有正常的生活。我就想尝试办防骗公司,就是通过帮助别人,来帮助我自己。我觉得还是要尝试一下,我现在不知道怎么形容此刻的心情,感觉有些绝望。”

  说到这里,陈杰叫停了采访,去了洗手间良久。

  防骗公司上线半月 1000余人求助

  12月初,陈杰在家附近租用了一个隔断作为老年人咨询的办公地点,防骗公司微信、微博公众号正式上线,陈杰在店面门口贴出免费为老年人防骗支招、维权的公司宣传海报。

  成都保护伞公司就算正式成立了。公司成立之初到现在,正式员工只有他一个人。

  最初,陈杰尝试通过这样一个街边的“根据地”帮助前来咨询的老年人。微信、微博公众号上线后,微信公众号的关注每天100多的增长量。半个多月,已经有1000多个求助。每个求助,陈杰都根据自己的经验查证后回答,或指引老人寻找相关部门,他的大部分精力从街头转移到了网上。

  被媒体大量报道后,有志愿者与他一起去看望帮助过两家被骗的老人,其中一家老两口都近90岁,买保健品被骗7000多元。

  陈杰说,帮助被骗的老人是他创办公司的念头。他希望大家不要关注他个人,而是关注防骗公司的核心成果:正在不断更新的防骗手册。”

  在陈杰的防骗手册中,他总结了“战略敌人”的共性:见利忘义,将个人利益置于公理道德之上;手段:亲情攻势、免费利诱、健康体检、专家名医、反公理反科学集中会议洗脑。

  陈杰写道,其实,这些手段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以免费体验和免费小礼物为诱饵,登记老人收入及经济自由状况,然后定点展开“亲情攻势”,用“会议”、“旅游”等方式让老人彻底卸下防备,当家人反对时,无形中成为老人们的“敌人”,“不孝子孙”。

  “这是对一个家庭正常人伦的侵害!”陈杰接受采访时表示。

  截至记者发稿前,陈杰告诉记者,他正在设计自动应答系统,粉丝提出问题后,系统会根据内容跳出相应的答案,比如,应该找那个部分投诉,在哪里识别保健品真伪的常识问题,这样可以帮助更多老人。

  对于公司的资金来源和长远发展,陈杰说:“公司目前没有一分钱利润,我会考虑去办讲座,出书等方式筹集资金。只要我在一天,公司就要继续办下去,接下来我已经有了培训志愿者的计划,扩大公司规模。至于盈利,以后再说吧。”

  “银发经济”变味

  采访陈杰后,记者走访成都市老年人集中的几个社区。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办辖区内,75岁的退休教师高淑同(化名)告诉记者,他们一家的遭遇与陈杰相近。

  高淑同说:“我的儿媳妇40多岁,自从买了一种保健品系列疗程后,开始骗家里人的钱,遭到两个女儿和丈夫的反对,她先后四次提出离婚,现在已经净身出户,可能也去买那种坑人的保健品去了。”

  在高淑同的指引下,记者找到了其中一家保健器材的免费体验场所:近百名老人,端坐听一位年轻讲师讲课。

  高淑同告诉记者:“你看看,就这样一个通电的坐垫卖一万二,开张两个月就卖出了四十多个。”记者向该机构负责人表明记者身份后,这名中年男子笑着说:“我们欢迎记者、派出所、电视台来看、来查,我们不怕。公司的广告在各大电视台你们都看得到,我只是提供场所让他们做宣传而已。”

  高淑同告诉记者,在这个方圆不到10公里的街道办里,这样的场所他去过的就有5家,街道办的所有老人,都参加过一两次这样的免费体验。记者离开时,台上的年轻讲师正在要求免费体验的老人们回家看电视台播出的广告,并拍下来到会场展示。

  国家9部委联合检查

  在网上,记者搜索“老年人保健品”关键词时,多家全国连锁机构出现在顶端,这一行被统称为“银发经济”,来源于对中老年人的称呼“银发族”。记者以成都个体户的名义注册了两家机构后,工作人员在一周内无数次电话联系要求到广州总部免费参观并学习。

  曾经参与这种“学习”的成都男子杨洪(化名)告诉记者,下家的加盟费很高,如果不拼命拉人头进来,投资就亏大了。他们对老人有严格的调查、删选程序,符合经济条件的,有经济自主权的就重点“培养”,开展“亲情”关怀,取得信任后,再推销产品。

  杨洪说:“卖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老人们信任你这个人胜过他的亲人就行。”

  记者走访中发现,这些机构在成都市区的医院附近、老年人公寓附近、菜市场附近比较集中。他们并没有隐藏起来,而是大张旗鼓地宣传自己。他们大多数人看起来,只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生意人。这些机构的每一环都按自己设定的计划进行着,只有当一个家庭因受骗遭破碎,整个事情浮出水面首先引发的却是家庭矛盾,维权追责往往不了了之。

  对此,安徽省知名律师桑鸿志认为:“销售人员非法获取老人信息,骗取老人信任,高价销售根本不具备药品疗效的低价食品、药品或保健仪器可能涉嫌多重犯罪。高价销售不具备治疗效果的保健品,如果金额达到立案标准则涉嫌诈骗罪。如果认为涉嫌诈骗,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北京律师事务所储晓雯律师说:“公安机关以涉嫌诈骗罪立案,案件最终进入公诉程序,司法机关会通过查封、扣押、拍卖犯罪分子的资产发还受害老人。老人们要保存好付款记录、购买的产品、犯罪嫌疑人的联系方式、交流内容记录等,以便向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公安等部门投诉、举报。”

  据了解,2017年7月13日,国家九部委(国务院食安办、工信部、公安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广电总局、食药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指出,2017年12月31日前,九部委将针对食品、保健食品,从五个方面持续整改,直至2018年底。

  陈杰在老人防骗的路上继续前行。现在,他应该可以看到一点希望了。因为,至少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