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9月29日电 从西部地区一所普通高校,成长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部省合建”高校……二十年来,青海大学在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对口帮扶下,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建设水平、科研服务社会能力全面提升。
29日,“对口支援青海大学二十周年工作会议”在青海大学召开。自2001年教育部启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以来,清华大学作为组长单位,率先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先后携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形成团队合力,全方位推动青海大学高质量发展。
二十年来,清华大学先后选派4位知名学者出任青海大学校长,19名高层次专家教授出任院系负责人,200多位院士、10多批教授团赴青海大学指导学科建设。在对口支援高校帮扶下,青海大学增设“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环境生态工程”“生态学”“储能科学与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实现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实现一级学科硕士点全覆盖。
各支援高校发挥自身优势,助力青海大学在三江源生态、高原农牧业、高原医学、盐湖化工、光伏、新能源等领域,为青海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目前,青海大学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84项,科研经费从对口支援初期的年到账1100万元提升至2018年3亿多元。
青海省政府主要领导表示,二十年对口支援结出的累累硕果,让对口支援的政策效应、帮扶效应、名校效应在青海大学得到充分验证,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生动实践。
教育部副部长钟登华表示,对口支援工作由起步的清华大学等13所教育部直属高校支援青海大学等13所西部高校,发展到目前104所部属和东部高水平大学参加支援、85所中西部高校接受支援,实现了西部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局面。(记者顾玲、张子琪、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