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9月26日电(记者周勉)湖南省林业局近日在常德市石门县的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归了40只我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冠长尾雉。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高敬民介绍,科研团队在放归之前对白冠长尾雉的放归数量、性别搭配、种源筛选、运输安全、放归地点及后期监测都进行了科学论证,并提前进行了放归地适应。其中对20只白冠长尾雉安装了卫星跟踪器,并在释放点周边16平方公里范围内布设红外相机30台,能实时追踪其活动轨迹,将为研究其种群的生活习性、活动规律、环境需求等提供第一手资料。
湖南是白冠长尾雉在中国的重要分布区。20世纪90年代开始,湖南省就开展了包括白冠长尾雉在内的珍稀雉类人工繁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工作。2003年,原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湖南珍稀雉类种源繁育基地”,攻克了孵化、育雏、饲养、疾病防治等多个技术难关,白冠长尾雉的繁殖成活率在80%以上,形成了规模达200只的健康种群,制定了省级地方标准,并开展了野化训练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为复壮野生种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湖南积极开展人工繁育野生动物野化放归工作,分别于2008年、2015年、2017年在株洲市、长沙县、浏阳市等地放归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红腹锦鸡共计200余只,有效扩大了珍稀雉类种群数量,促进了野生种群的重建和复壮,保护了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