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中华文苑

《辽河人家》王非笑(长篇小说连载十六) 发布时间:2021-09-26 来源:中华风采

时光荏苒,这转眼就是一年。这一年老赵家人丁兴旺,首先是老三家生个大胖小子,这是第四个孙子,爷爷奶奶别提多稀罕了!接着老二家小花果然生了第三个儿子建国。大嫂紧赶慢赶又生了她的第四个孩子,爷爷奶奶的弟六个孙子。只有新媳妇儿老四家生个丫头。爷爷奶奶的炕头儿上天天一帮孩子,丫头小子全科。老赵家小子多,丫头少,老两口六个孙子,三个孙女。庄稼院重男轻女,孙子再多不嫌多,丫头少更好。辽河套地区一向认为养活丫头是赔钱货,到时候都是给人家养活的。小子传宗接代,有个小子就能拐回个媳妇儿,生一帮孩子。庄户人家过日子,过的就是人。元宝屯三户人大家,赵忠,孙二老板子,李老歪比赛着生儿育女,谁也比不过老赵家。

老赵家的日子和解放大军节节胜利一样,越过越红火。地越种越多,两位张氏娘家的地都归他们家种。还种了儿子教书,自己不能种地的钱荣家的地。所以赵家解放后建国前虽然不给地主耪青了,却成了远亲近邻种地有困难人家的耪青户。因没有新规定新章程,就按过去耪青标准,对半儿分成儿,所以眼看就成了爆发户儿。赵广仁虽然不当村长了,上级的号召还是积极响应的。尤其是送公粮,不但自己家按地亩摊派的公粮最先送完了,为别人家种的地也是先挑成色好的送公粮,然后再与地东分成儿。赵家有当八路的,干啥事都跟八路军一条心。村里人看下世的村长带头送公粮,也纷纷效仿他积极选好粮送公粮,支援前线。

别人家种地没有粪肥,老赵家开粉坊,养一圈猪,猪圈坑子挖一人多深,每年起两圈猪圈粪,大粪堆像小山包儿一样高。连一样开粉坊的孙家和李家都没赵家粪堆高,这时候庄稼人不看别的,就看谁家的粪堆高,就知道谁家的日子过得红火。

到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全国都解放了,蒋介石被赶到孤岛台湾去了,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老百姓今天盼建国,明天盼建国,好日子终于盼到了!全国人民都在庆祝,人们不再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到处都在唱“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区上庆祝,村上庆祝,学校庆祝,翻身农民家家庆祝。元宝屯老赵家和老孙家一家杀一口肥猪请全屯子的人吃个喜,因为当八路的赵广义和孙强都给家里写信来了,说他们快回来了!是呀,仗打完了,当兵的不回家干啥?等着全家大团圆,过好日吧!

有盼望了。爹妈盼望当兵的儿子回来,家里就差你一个了。妻子盼望当兵的丈夫回来,儿子能天天喊爸爸了。哥哥盼望当兵的弟弟回来,咱们有了自己的国,这回好好过过自己的家。弟弟盼望当兵的哥哥回来,咱们一起孝敬爹和妈。妹妹盼望当兵的哥哥回来,二嫂再不守活寡。儿子盼望当兵的爹爹回来,咱也跟大哥大姐一样跟着爹和妈……

盼那盼,盼了一天又一天,盼了一月又一月……终于有一天,当兵的没回来,邮局却送来一个邮件。打开包裹仔细看,不是东西不是钱,一枚枚军功章金光闪闪,记录着建国的功臣从抗战到内战,每一年,没一月,每一天,每一战的英雄诗篇。

随着邮件赵广义给家中写了一封简短的信,说明美帝侵略朝鲜已经打到鸭绿江边。儿子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圣战。号召家人像支援八路军打老蒋那样支援志愿军,打败美帝野心狼!嘱托妻子孝敬爹娘,抚育儿子长大成人。信写的很短,显然军令如山,没有更多的写信时间。

一包邮件,一封短函,让家人投入新的期盼。亲人新的征途,又充满了新的悬念。

 

 

                      十七   抗美援朝

 

……小广信呼哧带喘进屋就喊:“爹!妈!二嫂!

快做好吃的吧,我二哥他们志愿军在朝鲜打胜仗啦!”

 

          雄赳赳

          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

          卫祖国

          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

          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

          打败美帝野心狼

          ……

学生唱,民兵唱,妇女儿童唱,全国人民都在唱这支抗美援朝战歌。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走出国门,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全中国人民,工农商学兵,响应毛主席号召,在各条战线上共同努力,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打败美帝纸老虎。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不是光唱歌,不是光喊口号,不是光贴标语,不是光游行示威,主要是打仗。打仗是真刀真枪,得有人去打,得有枪有飞机大炮,打仗的人得吃饭穿衣……人从哪儿来?中国人多,多在农村。所以,抗美援朝农村的首要任务就是扩兵。动员适龄青年参加志愿军,这可是各级政府重中之重的实打实凿的任务。

抗美援朝扩兵难,难就难在东北打了三年内战,死了恁么多人,几乎每个村屯都有烈属,都有亲人死在战争中。人们心里明镜儿的,打仗就得死人,参军就是送死。所以,尽管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谁家也不愿意把儿子送去当兵。解放前中央军(国民党)抓兵,抓住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不管你家里啥情况,用绳子绑上,整到队伍就是兵。八路军扩兵不抓,不强迫,动员。宣传当兵保卫胜利果实,分完地主老财儿,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不打败中央军,就保不住胜利果实。所以,解放区的青年都踊跃参加八路军。胜利了,解放了,才知道这胜利,这解放,是人们拿命换来的。打死恁么多中央军,也死了恁么多八路军。可下子打完仗了,建国了,人们可以太太平平过日子了……又要打仗,又要参军,人们本来对战争心有余悸,谁愿意当兵送死呢?

不愿意当兵送死,也不愿意当亡国奴。提起满洲国当亡国奴的日子,东北人没有一个不怕外国人再打过来的。听说美国鬼子拿朝鲜当跳板,打败朝鲜就侵略中国,小学生都发了《美帝侵华血史》的书。美国鬼子打进来,比日本鬼子还能祸害中国人。人们心里明白,怕参军也得参军,不打败美国鬼子,就得当亡国奴。

经过宣传,头一批思想积极的进步青年披红戴花,骑马游街,敲锣打鼓欢送入伍了,家属挂上了光荣匾。然而,扩兵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咋整?动员呗!

宣传动员参加志愿军的招法五花八门,村干部,民兵,妇女会,小学生们天天拿个用薄铁皮做的大传声筒子站在屯子头儿上喊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光喊,光贴标语不起作用,干脆定任务,每个村,每个屯子扩多少兵,定出数儿来。原则是军烈属家再不扩兵,独根苗儿一个儿子的不参军。凡是哥儿俩以上的都得出一个当兵的。规定是规定,还得自觉自愿,不行强迫,不行抓兵,抓兵那不成国民党了吗!

合乎条件的青年不自愿报名咋整?有着儿!黎明村把合乎当兵条件的青年集中在油坊和烧锅两个大院儿的南北大炕上开动员会儿。老实儿坐着,一动不动的就是没想通,坐热炕头儿上想……屁股一欠炕儿,就是想通了,报名了,完成一个!这烧酒和炼油的大炕,本来就像煎饼鏊子似的,坐不了人儿。把这帮小青年儿整到炕上坐着动员,灶坑里还不断加木头柈子可劲烧!谁能坐住了?村干部都是积极分子,家里有合乎条件的第一批就报名参军入伍了。小土豆片子的儿子小,他哥大土豆片子仨儿子,大儿子钱克明正当适龄,第一批就走了。李大虎和李凤琴家俩村干部,哥儿五个四个够条件的,咋也得去一个。大虎二虎都娶媳妇儿了,就把三虎子送去当兵了。

高大眼镜子接赵广仁当村长,很快就发展一批党员。小土豆片子,李大虎和李凤琴都入党了。所以他们在扩兵工作中带头把自家的亲人送去当兵,想入党的积极分子也跟着把家里的适龄青年送去参军了。这样党员和积极分子们再动员落后的青年,就有说嘴儿的了。村干部们眼睛瞪溜圆看着炕头儿上坐着被动员的小青年儿,积极分子们在外屋灶坑里不断加木头柈子烧炕,小青年屁股都快烙熟了,能不动弹吗!一欠腚,妥!想通报名啦!这就完成一个。很快,黎明村的扩兵任务又是全区第一报捷了。区上总结了黎明村的扩兵经验,要求全区各村都向黎明村学习,推广炕头儿经验,全区也是县里第一个完成扩兵任务的模范区。

扩兵任务完成了,下一步儿就是捐献飞机大炮。打仗光有人不行,还得有武器,战士们吃的穿的用的供不上也不行。所以,党中央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捐献。听说大城市里的大买卖人都捐大头儿的,有个唱戏的挣钱多,一个人就捐一架飞机!刚建国的新农村的新农民可找不到这么腰粗的主儿了。要说过去地主老财儿能跟城市大商巨贾比比阔,捐不起飞机,捐一门大炮那也是小菜儿一碟。可这会儿,地都没了,金银珠宝浮物也没了,地主分子也不比穷人有钱了。别说飞机大炮,一家一户连买条枪的钱都拿不出来。新农村若说日子过得好,能有点余钱的,就是那些大耪青户儿,家里人强马壮的户儿。像元宝屯的赵忠,孙二老板子,李老歪三家,家里人多,劳力多,有车有马,不给地主耪青,却租种不少没劳力,没畜力,种不起地的小门小户儿人家的地,收成对半儿分。除了种地比别人收成多,家里还开着粉坊、豆腐坊,养着一大群猪……让他们捐飞机大炮是瞎话,捐献一车粮食,三口两口肥猪那是不在话下的。元宝屯三大户都是军属,人都上前线了,家中有能力还能少捐喽!没讲价钱,一家捐一车粮食,两口肥猪,这可是前线最需要的东西。军属都带头捐献了,黎明村其他几个屯子都有这样的人大家,都得响应号召,向元宝屯赵孙李三家军属学习,最低得捐半车粮,一口肥猪!

日子越来越好过的人大家带头捐献,小门小户也都积极响应号召,有的口挪肚攒捐百八十斤粮食,有的喂两口肥猪捐一口,有的捐一筐两筐鸡蛋……最感人的是华家窝堡一位烈属孤寡老太太,儿子打四平时牺牲了,自己分那份儿地 靠村上包耕,生活别提多困难啦!为了攒几个针头线脑儿油盐酱醋钱,养两只老母鸡,下蛋一个也舍不得吃。攒了一百多个鸡蛋刚想卖几个零花钱儿,上边就号召捐献,支援抗美援朝。老太太听说了,二话没说,挎一筐鸡蛋就来到村上捐献。村干部说啥不让她捐,她跪倒地上给干部磕头,非捐不可!哭着说“我儿子是为咱这新国家死的,上朝鲜打美国鬼子的志愿军是为保卫咱这新国家。没有新国家我老太婆早冻死在壕沟里啦!志愿军都是我儿子,就让我捐了吧!”在场的不管是村干部还是前来捐献的乡亲,都被老人家的爱国精神感动得热泪盈眶。村上把老太太的模范行动汇报到区上,区上汇报到县里,县文化馆编成节目演出宣传。使辽河套地区的捐献活动搞得轰轰烈烈扎扎实实。

捐献需要钱,需要物资,天上不掉钱,地上不长钱,钱从哪儿来?物从哪儿出?为了支援抗美援朝打胜仗,老解放区的新农民,发扬老八路的老传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辽河套地区的新农民,干啥也没有大生产积极。生产劳动种庄稼,是庄稼人赖以生存的根本。支援抗日,打日本鬼子,靠大生产。支援八路军打中央军,靠大生产。支援志愿军抗美援朝打美国鬼子,更得靠大生产。大生产的主业是种地,农民种地的活儿,时时处处都有。勤快人家一年四季没有闲时候。春种秋收夏铲蹚,是脚打后脑勺地忙。过去有钱人家和小门小户不养牲口,到冬天就没事儿干了,叫闲时候,人们开始猫冬,不干活儿了。可是元宝屯过去的大耪青户儿,现在的人大家,从来不猫冬。赵钱孙李四大家闯关东,开荒占草来到元宝屯,就是夏天有夏天的活儿干,冬天有冬天的事做。

要说大生产挣钱,抗美援朝这年冬天,元宝屯老赵家这钱可挣海啦!元宝屯三家开粉坊的,主要原料是苞米,叫大粮粉。不经炖,开锅就烂,炖工夫儿大了就化条了。因元宝屯的粉匠技艺高超,漏粉时加点绿颜料,造假冒充绿豆汤粉,卖绿豆粉的价,可把人坑稀了!元宝屯的假绿豆粉在本地区已经没有市场,只能到四平和开原等远场儿去销放。今年孙二老板子和李老歪家还在造假呢,老赵家就改道了,不制造大粮粉,改制土豆粉。说来也是一个机遇,让老赵家发一笔横财。原来华家供销社在江北(黑龙江)进一火车皮土豆栽子,土豆换土栽种产量高,辽河套地区农民年年想方设法淘弄江北土豆栽子,经常有仨一伙儿俩一串结伴儿坐火车往回背个百八十斤的,背一趟能栽种三年两年的。去一趟火车票钱是土豆栽子的好几倍,这土豆栽子成金豆子啦!供销社经理是老买卖人,一算账,捣腾一火车皮土豆栽子,二年也赚不来这么多钱。没曾想人算不如天算,他下把晚了,今年江北霜冻来得早。刚装上火车,就下一场大烟雪,一火车皮土豆栽子都冻成一坨一坨的了!别说做栽子,吃都没法吃了,供销社都陪尿裤子啦!一车皮东土豆子,好几万斤,被卸到站台上,往回拉都雇不起车。赵广仁得到这个信息,跟供销社经理一合计,没用仨瓜俩枣的钱就把这车冻土豆子扣下了。

你道赵广仁的脑袋让驴踢了不曾?白给都没人要的冻土豆子,他竟花俩钱儿买下了!原来赵广仁所以敢拣这大便宜,是因为他老丈人张大粉匠有一年给人家打工漏土豆儿粉,东家没保管好土豆子,都冻了。便死马当活马医,试着用冻土豆儿拉粉,结果这冻土豆出粉率略低于好土豆儿,粉条质量一点儿不差样,吃起来一点儿不差味儿。那年东家没赔钱,反倒多挣钱了,东家一高兴给他老丈人双份劳金。他老丈人后来一提起拉土豆儿粉,就讲讲他这过五关斩六将的光荣史。张大粉匠不过是炫耀炫耀自己的技艺,实际上是用不着的技艺。谁家好好的土豆子冻成冰坨子再拉粉卖!这事儿赵广仁也就听他老丈人吹吹牛而已,没搁在心上。这回听说供销社把土豆栽子冻到火车站台上了,白给都没人要,他当机立断,给供销社究竟俩钱儿就扣下来啦。然后把他老丈人请到家,手把手教他三弟赵广礼拉冻土豆儿粉。老三的粉匠手艺本来就是他老丈人传授的,爷俩有师徒名分,拉冻土豆粉不过是麻烦点儿,多挨点儿累。赵广礼干别的不行,就干活儿不打怵。一点就透,很快就掌握了拉冻土豆儿粉的诀窍。

这下子老赵家这个冬天可有活儿干喽!好几万斤冻土豆子,堆在三四十里外的火车站台上,自己家的车拉一冬也拉不回来。正好孙二老板子和李老歪家的车入冬都没事儿干了,赵广仁雇他们车往回拉冻土豆子,他们乐不得儿的挣一份脚钱。三挂大车,拉一个月才拉回来,老赵家当院儿冻土豆子堆得像山似的!孙李两家拉完脚,眼看这像山似的喂猪都不爱吃的冻土豆子,䞍等着看老赵家热闹了!没曾想,不到十天,老赵家就漏出了头排土豆儿粉。可把孙李两家眼气坏了!眼气有啥用?你没有赵广仁的眼光儿,也没那好时气!

老赵家试验用冻土豆子制作粉条子,有赵广仁老丈人张大粉匠的成熟经验,试生产一勺成。漏出来的冻土豆儿粉和好土豆儿粉丝毫儿不差,赵广仁领俩兄弟这个冬天比忙铲忙割的季节还忙得不亦乐乎了!先说粉匠赵广礼,这好几万斤冻土豆子,在张大粉匠的指导下得一斤一斤地剁成碎块儿才能上磨拉粉。原来家里只有一条驴拉磨,每天拉一套粉。现在掐手指头算,每天拉两套也得拉倒过年正月了开化,才能把这小山包儿似的冻土豆子都拉成粉坨子,漏成土豆粉条子,变成钱。所以赵广仁又买一条大叫驴拉粉,名正言顺雇他老丈人当大粉匠,老三广礼当二粉匠。俩粉匠轮班,歇人不歇马,两条拉磨驴白天黑夜驴不停蹄,在魔道里转,粉坊西下屋儿可就昼夜不消闲儿喽!

赵广仁和他四弟赵广智哥俩一挂大车,三天两头儿赶集上店儿卖一车土豆儿粉。南到开原,北到四平,方圆百里的大小集镇诸如八面城,昌图城,大洼,孤榆树,鴜鹭树,二十家子,宝力镇,三江口……没有没跑到的地方。一车土豆粉一千多斤,到哪儿都是开给当地的商家,不用一称一称地零卖。这叫有屁股不愁打,好货不愁卖。孙李两家的大粮粉和假绿豆粉都不敢跟老赵家一起出车卖粉了。原来是三家三挂大车出门一起走,这回老赵家往南他们往北,老赵家往东他们往西。否则,有老赵家的土豆儿粉顶着,他们的大粮粉别想开称儿!

大哥仨与张大粉匠四个硬劳力,起早贪黑不着消停。老爷子赵忠领着老儿子广信和大孙子尕秃子也不消闲儿,他们的任务是喂猪和干零活儿。尕秃子三岁就拎个小鞭子儿跟老叔放猪,老叔上学了,他七岁就正式当上了家里的小猪倌儿。冬天不放猪了,就帮爷爷烧火馇猪食。小广信上学了也不脱产,放学回来撂下书包儿就干活儿。抱柴火,划拉当院子,拣粉头子……没有没活儿的时候。夏天起早放马,冬天起早拣粪,跟大人一样知道日子过。地主的地都分给穷人了,种地人家租不到地主的地种,那些分到地的小门小户人家,有很多自己没能力种地的,便租给这些人强马壮的人大家,分给人家一半收成。老赵家的至亲好友,挨着靠着的就有好几家要人手没人手,要畜力没畜力的,乐不得的把自家那点地儿租给亲家种。租各家各户的地加起来,还是一个大耪青户儿。种地就得上粪,庄稼不上粪,等于瞎胡混。老赵家常年养活一圈猪,每年起的猪圈粪像小山包儿似的,不管是自家的地还是租的地都上粪。粪肥对种地人家来说就是粮食。所以,老赵忠身边从来不离粪箕子。天天起大早,能看见粪就起来拣一筐粪,再回来喂猪,吃饭。今年冬天,拉冻土豆子粉,数量和质量都翻番儿了。而且老四广智老丈人家八口人的地也租给他们家种了,又增加了好几垧地,粪肥可就不宽焯了。为了多攒粪,老赵忠给广信和尕秃子一人编个小粪箕子,每天爷仨起大早绕元宝屯划拉一圈,一人拣一粪箕子粪。这老赵家真是大生产的模范户儿,家里会动换的男丁没有闲人儿。

吃完早饭,广信背书包儿上学。爷爷领着尕秃子喂完猪,没啥事儿,就坐炕头哄一帮孩子玩儿。老赵家添人进口一茬一茬的,每年都有同岁的兄弟姐妹。自从小花与二哥闪婚生下抗战,大嫂便跟着凑热闹生了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傻丫。过了年小花又生了解放,这是第三个孙子。老四娶媳妇儿后更提气,妯娌四个的肚子一个跟着一个都起来啦!爷爷奶奶天天看着还没见天日的孙子孙女在娘肚子里长啊张啊……别提心里多乐呵啦!过了年儿大嫂二嫂三嫂一人生个儿子,只有老四家头胎生个丫头。入冬四个小孩儿都满炕爬了,尕秃子和抗战还有解放和傻丫四个大孩子都懂话儿了。八个孙子孙女白天都济济在爷爷奶奶的炕头上,你说热闹不热闹?

爷爷坐在炕头儿上,四个小的小崽子抢着往爷爷怀里爬。小孩儿挣怀,一会儿这个哭,一会儿那个叫,爷爷整不好了,孩子哭找他娘:“快来快来!孩子饿啦!都吃一口儿再干活儿。”

像叫猪似的,四个儿媳妇儿听到公公叫,立马撂下手儿里的活计,过来抱起自己的孩子,敞怀掏出乳头就往孩子嘴里塞。辽河套地区有了孩子的女人,不管年纪大小,身上只有一点私处不能暴露,其他部位都不背人。夏天干脆光膀子奶孩子,任凭两只酒瓶子似的奶头,一只塞孩子嘴里,一只在胸前荡来荡去……不管男人女人,老人青年,见怪不怪,谁也不把年轻女人的丰乳肥臀当私密处。

四个小崽子趴到你妈妈怀里吃喳儿(奶),四个大孩子缠着爷爷讲小话儿(故事)破闷儿(谜语)。

爷爷即兴破个闷儿:“一棵树,结俩梨,小孩儿看着干着急。是啥?”破完了就让孩子们猜。

“喳喳!”尕秃子懂事儿就听爷爷给大孩子他老姑老叔和姐姐破闷儿,这条谜语他早就记住了。所以,爷爷破完他就抢答了。

儿媳妇儿们听老公公拿自己的硕乳给孩子们破闷儿,倒也心安理得。身上的东西除了私处就这俩奶头最敏感,白天孩子吃着,摸着……夜里女婿摸着,揉着……都有说不出的快感。公爹可没想到哄孩子玩儿,破个闷儿会引起儿媳妇儿的敏感。因为儿媳妇儿们在公爹面前公开奶孩子,早已司空见惯。所以,破完这个闷儿,又破下个闷儿让孩子们猜,锻炼他们的智力。

“上八蹬,下八蹬,猜不着,大杂种。啥?”

“梯子!”尕秃子又抢答。

“不点儿不点儿,浑身竟眼儿。啥?”

顶针!”这回事大孙女 胖丫抢答。因为她妈和二婶做针线活都戴顶针,这条谜语她最熟悉。

“不大儿不大儿,浑身竟把。啥?”

“椙子!”尕秃子淘气,经常钻杂茅柯子里玩儿,总有长一身刺儿的椙子挂在衣服上,这条谜语他记得最真切。

“南边来帮鹅,噼里啪啦下大河。”

“煮饺子!”

“南边来帮兵,吱吱哇哇上北京。”

“蚊子!”

“小瓢儿小瓢儿,掉地上找不着。”

“放屁!”

“哈哈哈……”老爷子哄孩子啥闷儿都破,把儿媳妇儿们都逗乐啦!

“小瓢儿小瓢儿,里外竟毛儿。”

“牛耳朵!”

“小匣儿小匣儿,里面装五个老鞑儿。”

“鞋!”

“三块板儿,搭个庙,里面坐个白老道。”

“猜不着了!”尕秃子没听过这个闷儿的谜底,先猜恁么快,都是爷爷给他老叔破的时候他听过就记在心里的。这小子不光淘气,记性也好。

老爷子这条谜语从来没出过,料定孩子猜不着,大人也猜不着。便说:“大伙儿猜。孩子猜不着,大人猜。”

“荞麦!”没想到从不多言多语的四儿媳妇儿,张口就来,一下子就猜着啦。

“对不对?”大嫂还不解其中意,问破闷儿的老爷子。

“对啦。”

“咋是荞麦那?”

“荞麦粒儿是三角的,一边一块板儿。里面的麦仁儿是白色的,不是坐个白老道吗?”老爷子破完闷儿,总把谜底儿解释明白儿的。

“老四家!您咋这么会猜呢?”二嫂小花儿这山东姑娘对辽河套地区的乡土文化既陌生又好奇。

“爹破这些闷儿,我大姨夫都破过。”老四家说出了自己猜闷儿的诀窍。

原来赵忠会破恁么多简单易懂的带乡土味儿的闷儿,都是在木匠铺学徒时跟大伙儿学的。学手艺,耍手艺的人,都热衷于破闷儿讲故事这些简易方便的乡土文化活动。麻凉席匠儿纪三屁儿到哪儿干活儿,总是一边纺麻线儿一边破闷儿讲故事。吸引一帮妇女孩子,打哈哈凑趣消磨时间。

“哈哈哈……你大姨夫一肚子小话儿和闷儿。”老爷子说。

“讲小话儿,讲小话儿……”尕秃子猜闷儿猜够了,要换换口味。

“好!咱们讲个小猪倌儿拜佛儿的小话儿:有个财主家雇个小猪倌儿,一有病东家就放假不让他放猪了。常了他就想偷懒儿,到庙上去拜佛,跪佛像前给佛像一边磕头一边说‘多少有点儿病儿,可别送了命儿……’拜好几回也没病,让东家知道了。东家就躲到佛像后面吓唬他,他刚磕完头,做个揖说‘多少有点病,可别送了命……’东家大喊一声‘你有病就死!’一下子就把他吓昏过去了!”

“吓死啦?”尕秃子关切地问。

“没吓死。东家把他叫醒了,再也不用这偷懒儿的猪倌儿了。又雇个勤快的猪倌儿。”爷爷说“这个懒猪倌再也没人儿雇他放猪了,你说偷懒儿好不好?”

“不好!咱家没懒蛋子。我老叔念书回来还放马呢!”

“哈哈哈……”爷爷讲的故事和孙子的回应,逗得奶孩子的妈妈们开心地大笑起来。

这工夫儿上学的小广信呼哧带喘跑回来,进屋就喊:“爹!吗!二嫂!快做好吃的吧!我二哥他们志愿军在朝鲜打胜仗啦!”

“真的假的?”大嫂问。

“真的。消灭老鼻子美国鬼子啦!我回来拿花棍儿,今儿个不上课,打花棍儿,唱歌儿庆祝抗美援朝打胜仗……”小广信在学校干别的不行,就花棍儿打得好。班上有个小个儿女生花圈打的好,他俩都是班上个儿最小,长得最好看的学生,教打花棍儿花圈儿的钱克勤老师选他俩打头。所以,学校一有庆祝活动就该他出风头。他向家里报完喜,拿起花棍儿就往学校蹽。

“尕秃子!到下屋儿告诉你姥爷替你三叔拉粉,让你三叔杀年猪。今儿个咱提前过年,晌午吃猪肉炖粉条子!咱们也庆祝庆祝。”爷爷高兴地说。

“哎!”尕秃子一听杀猪吃肉,乐得屁颠儿屁颠儿地答应一声就往下屋粉坊蹽,逗得他妈和婶婶们又是一片欢笑。

妈妈们把奶完的孩子又送还给爷爷,一起去准备杀猪的各项事宜。

爷爷抱着背着一帮孩子,教他们说:“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儿就是年!小孩儿小孩儿你别哭,过年就杀猪……”

刚说杀猪,大门外就来俩帮忙杀猪的人,谁呀?老三家和老四家的娘家爹,闲着没事儿看外孙子和外孙女儿来了。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赶上志愿军在朝鲜打胜杖,老赵家杀年猪庆祝胜利。老赵家这过年的大肥猪可是喂了二年整了,竟吃粮食长这大,五百多斤,像牛犊子似的,这抓猪杀猪可得几个硬手儿!本来没有杀猪的打算,广仁广智哥俩起早就赶集卖粉去了。正想找人帮忙抓猪呢,就来了帮手,你说巧不巧?老四家娘家爹李兴汉忙季扛活,冬闲就没事儿干了。扛半辈子大活,四十多岁儿正是身强体壮的时候,逢年过节东家杀猪,都是他的事儿。今儿个赶上亲家杀猪,他可要露一手儿了。老三家娘家爹可没有李兴汉那体力,瘦小枯干,忙时打零工,扛活都没人雇他。杀猪这活儿他只能干翻肠子倒粪这些不费劲的活。

两位亲家来了,屁股没沾炕儿,屋儿都没进。尕秃子把大肥猪赶出来,这活儿原来是他老叔广信的事儿,老叔上学了,他正儿八经接班当上了猪倌儿,所以大肥猪听他的指挥。大肥猪胖的走道儿都费劲了,一步一步挪到当院子,赵广礼和李兴汉一个拽后腿,一个搬前腿就势按倒了。赵广礼老丈人别看没劲,手脚可麻利,手中搓好的一把青麻绳儿,先把住嘴绑上,别让牠垂死挣扎急眼把人咬喽。然后又麻利地绑上四个蹄子,这大肥猪就只有叫唤的份儿,没有挣扎的能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