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科技教育

把课堂搬到“世界屋脊” 发布时间:2021-09-1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10日电 题:把课堂搬到“世界屋脊”

  新华社记者杜刚

  向上再向上,海拔3000米、3500米、4000米、5000米,氧含量和温度都逐步降低。65岁的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客座教授李渝生,带领7名中科院的年轻科考队员,8月21日至今年教师节,连续21天考察喜马拉雅山脉灾害链,这也是我国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务中的一部分。李渝生的工作不仅是科考,还承担着教导年轻研究人员野外科考的任务。

  李渝生中等个头,染过的黑发难掩白色的发根,操着一口带有四川口音的普通话,与人交谈时一直面带微笑。21天中,他一直穿着一件偏大的黄色户外服,袖口已经损坏,户外鞋也因年久失修无法使用,中途不得不买了一双不到两百元的新鞋。

  21天的科考,3辆越野车从西藏西南部的日喀则市亚东县到阿里地区普兰县,从海拔不到3000米的吉普大峡谷到海拔超过5000米的冰湖朗错,李渝生和年轻的队员们一同爬上陡峭的山坡,走过泥泞的湿地。

  队员们的嘴唇裂了、晚上失眠、头晕头痛、呼吸急促……有部分队员不得已退出,但整体科考仍在进行。

  “基岩,前面有基岩!”27岁的科考队员易树健看着卫星图说,通过分析基岩的成分和结构,可以了解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的地质结构,这也是认识区域自然环境的重要途径。李渝生说,通过基岩了解地质结构,是研究喜马拉雅山脉灾害链的基础。

  1982年,26岁的李渝生从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毕业后,跟随老师王士天在黄河上游龙羊峡水电站进行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后来,随着我国水电开发从黄河流域转移至西南地区,他和老师的脚步也抵达四川、云南和西藏的三江(金沙江、怒江、澜沧江)流域。

  2005年和2014年,他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40年来,他见证了我国西北、西南偏远地区的变化:从只能搭乘班车、吃馒头咸菜,到使用越野车,甚至可以在偏远的小镇睡一个暖和觉、吃上一口热乎饭。“这离不开国家整体发展和对科研工作的支持。”他说。

  谈及21天的工作,易树健感慨:“我们可以从李老师身上学到独特的分析和探索方法。很多野外现象,我们以前没有见过,这就需要李老师引导。地质科考,类似中医,不能单纯靠仪器,多年的经验非常重要。”

  让他感动的是,在高海拔地区,年轻人都很难适应缺氧环境,何况患有咽炎、止不住咳嗽的李渝生老师。每到一个考察点,李渝生都会和队员们一同爬上陡坡,指导队员采样并记录数据,边喘着粗气边分析相关问题。

  “搞地质,不到实地就没有发言权。我作为一名老教师、老研究人员,有义务把我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方法,现场传授给他们。我的老师王士天,也是手把手带我出野外,也是这样指导我和引导我的。地质考察工作,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李渝生说。

  在队员王昊看来,李渝生教授从成都理工大学退休后,原本可以享受安稳的退休生活,但仍然被返聘为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客座教授,在高原边考察边传道解惑,是年轻地质人的榜样。

  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是我国地震、泥石流、崩塌、滑坡、冰湖溃决等多种自然灾害并发及多发区。李渝生一行人员此次灾害链科考,一方面有助于当地重大工程建设规划,另一方面为我国相关学科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