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9月8日电 题:海河之畔结出团结“种子”
新华社记者白佳丽、刘惟真
每个开学季,都是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少数民族专职辅导员佐合热·喀斯木工作最为繁忙的时候。接待少数民族新生、了解他们的需求、带他们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她是老师,更多时候像是一位邻家姐姐。
7年前,佐合热同如今初到学校的400多名少数民族学生一样,以新生的身份走出新疆喀什,来到海河之畔的这所学校。于她而言,眼前的一幕幕情景亲切又熟悉。
“来这里前觉得天津很远很陌生,心里直打退堂鼓。但没想到,到学校后周围的老师同学们热情又温暖,让我很快就有了家一样的归属感。所以毕业后我也走上了这个岗位,服务更多少数民族学生。”佐合热说,这一切得益于天津市的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工作。
早在2014年,在天津市委统战部、天津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等部门支持下,经天津市教育两委研究决定,建立了天津市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室,地址设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我们的工作就是把民族团结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融入少数民族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室主任鞠娴妹介绍,多年来,工作室通过开展培训、选树优秀典型等工作,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还连续多年到新疆和西藏开展暑期家访活动,成为“瓣瓣同心”的生动实践。
对于佐合热来说,与少数民族学生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一堂用温情浇灌团结的“实践课”。2018年,她担任学校第一批少数民族预科班班主任,当时班上有来自蒙古族、白族、壮族等12个民族的42名学生,其中一名来自广西的贫困学生英语基础欠缺,入学后第一次期末考试就挂了科。学生怕辜负父母的期望,甚至和家里商量想要退学。
“不能让努力走出大山的孩子错过继续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了解到他的心结后,佐合热暗下决心,一定要帮他克服英语这道难关。从为他购买英语辅导课本,到请班上的英语“学霸”一对一互助辅导,再到带领全班同学一起练习英语听写……在佐合热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这位学生慢慢走出了“英语阴影”,顺利升入本科班。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四学生肖开提·穆合塔尔来自新疆和田,他之所以报考天津的学校,是因为他在和田就读的高中,是一所天津援建的学校,不少老师也来自天津。
“在成长过程中,我从经济到学业都得到了不少帮助,现在在天津的校园生活里更是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肖开提对工作室的老师说出自己对未来的规划:“作为一名定向师范生,我准备毕业后回到新疆当一名老师,建设自己的家乡,为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更多温暖的故事,正在天津的各个高校绽放。截至今年4月,天津市高校共有少数民族学生5.6万余人,天津市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室成员单位覆盖全市有少数民族学生的58所高校。在一批批教师与学生“交心”的过程中,天津市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室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天津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
“做好这份工作需要用心用情、以心换心。”鞠娴妹说,“未来我们将加强与有少数民族学生的高校以及天津市设有新疆班、西藏班、青海班的学校的对接沟通,不断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让更多少数民族学生感受到脉脉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