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评论员
1957年,在内蒙古苏尼特草原上,诞生了新中国第一支“乌兰牧骑”(蒙古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乌兰牧骑队伍短小精干,队员一专多能,节目小型多样,装备轻便灵活,长期坚持扎根基层,是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为边疆文化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被誉为“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
弹指一挥间,乌兰牧骑已经经历了一个甲子的草原风雨。在60周年这个有纪念意义的时间点上,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16名队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乌兰牧骑60年来的发展情况,表达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贡献的决心。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队员们回信,勉励他们继续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为队员们在新时代传承乌兰牧骑传统、宣传十九大精神指明了方向。
乌兰牧骑精神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
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同时,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能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最根本在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上辗转、草原上跋涉,正是对人民的炽热感情和真诚敬意,让这支红色文艺队伍百炼成钢。
乌兰牧骑精神表明,深入生活、扎根泥土才能带来不竭的创作力量。
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回归生活、深入基层永远是优秀文艺作品的基本前提和共同规律。基层生活有最鲜活的实践成果、有最震撼的发展变化、有最淳朴的民风民情、有最生动的社会场景,有最接地气的语言和最动人的故事,有最朴素的真理和最丰沛的情感。正是因为60年来在大地上书写、在人民中放歌,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才始终有着长盛不衰的艺术力量。
新时代有新气象,新气象需要新的文艺创作生动呈现、真情书写,“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求文艺队伍扎根时代、回应期待。愿更多的文艺工作者以乌兰牧骑精神自励,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引向深入,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