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魅力中华

雪域筑丰碑 接力写传奇——来自“世界屋脊”的建设者之歌 发布时间:2021-08-1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拉萨8月15日电  题:雪域筑丰碑 接力写传奇——来自“世界屋脊”的建设者之歌

  新华社记者罗博、曹健、王沁鸥

  “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形容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创造的发展奇迹,也许这是最生动的写照。

  雪山蓝天铭记,高原大江为证。70年来,一代代建设者在“世界屋脊”克服高寒缺氧、条件恶劣等诸多困难,筚路蓝缕、艰苦奋战、开拓创新,用青春甚至生命,在城市乡村、深山峡谷、高寒牧区、广袤无人区,留下一串串艰辛的奋斗足迹,谱下一曲曲奋进的建设者之歌,也留下了一笔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雪域高原已换了人间,新一代建设者接过接力棒,在新时代续写着新的传奇。

  开拓之歌:“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70年来,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繁华的街道、延伸的公路、供氧的酒店等,都是西藏巨变的见证。”张国华的二女儿张小康满是感慨地说。

  时光回溯,1950年的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召开进藏誓师大会。官兵们惊讶地发现,会场还有一个小女孩——军长张国华刚满3岁的女儿难难。

  “今天我把女儿带到会场,就是要表明我的态度。不但我要进藏,我老婆要进藏,就是我的女儿,也不留在内地,也要跟我们一道进军西藏。”张国华动情地表示。后来,难难成为进军西藏路上牺牲的第一个“战士”。

  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

  当时的西藏一穷二白,百废待兴。进军西藏的人民解放军爬冰卧雪,修路架桥,开荒生产,第一座茶场、第一所新型学校等陆续开建,雪域高原唱响开拓建设之歌。进藏部队不住群众房,不吃群众粮,还帮村民把水缸添满,把衣服送给穷苦农奴,以真心换来真情。

  在“世界屋脊”,在生命禁区,子弟兵让西藏人民第一次认识了什么是共产党,什么是人民军队。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高原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1954年,康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成为进出西藏的两条“大动脉”。康藏公路被称为“世界公路地质灾害的博物馆”,11万军民用“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与决心,牺牲2000多人,在雪域高原筑起“神奇的天路”。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不断选派干部进藏工作。42年前,35岁的孔繁森写下“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毅然来到西藏。

  为调查地方病成因,他爬到海拔5000多米的水源处取样;考虑到农牧民缺医少药,他下乡自带常用药相送;为保障收养的3名地震孤儿生活,他偷偷跑去医院献血……

  1994年,时年50岁的孔繁森因车祸殉职。当时,他的身上有两件遗物:8元6角钱和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

  青山悼赤子,雪域埋忠魂。高原建设先锋在艰辛中,谱下一曲曲开拓者之歌。

  奋斗之歌:“总有种力量让我们心潮澎湃”

  藏北双湖县是全国海拔最高县,平均海拔超过5000米,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空气含氧量仅为内地的40%左右,被称为“人类生理极限的试验场”。

  1979年,双湖设立临时加油点。今年58岁的占堆是首任站长,在双湖初见时,其双手明显肿大的骨关节格外引人注目。

  “极其艰苦的条件导致严重的风湿病,我双腿先后进行了8次手术,现在还得依靠拐杖行走。”占堆说,保供应的艰辛与付出远超想象:运趟油来回1000多公里,全是土路,每次拉油都要备上一两个月的糌粑;加箱油,需人工操作手摇加油泵半个小时,冬天满手冻疮是常态……

  42年过去了,站长已换到第5任,员工也换了一批又一批,而加油站却始终矗立在双湖。

  “农牧民有需要,再难也得坚守!”第5任站长次旦巴宗深有感触地说,“加油站是高原不可或缺的‘生命输血站’,双湖医疗条件有限,一旦有人突发疾病须紧急加油快速外送。”

  “每当这时,心情久久难以平复,觉得我们的坚守很值!”次旦巴宗说。

  在奔腾的雅鲁藏布江畔,相似的坚守故事也在发生。华能集团雅江公司林芝水电公司高级工程师王明友和同事们,已在林芝施工7年。

  七载奋战,只为一条通往“莲花秘境”墨脱县的路。

  墨脱县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三面被高大山脉阻隔,一旦大雪封山或发生泥石流等灾害,这里就成了“高原孤岛”。

  2013年第一条进出通道扎墨公路通车,随后第二条通道派墨公路的修建也提上日程。

  困难远超想象。派墨公路仅长68公里,却已修了7年,因地质条件复杂,很多路段修了断,断了修;沿线落差近3000米,一些施工人员频繁在高低海拔间“切换”,身体明显不适。“苦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到这里来,就是要干一番事业的!”王明友说。

  今年32岁的次旺顿珠是王明友的同事,曾随父亲跋山涉水背物资、徒步走出墨脱求学。“这是条意义重大的公路!”次旺顿珠说,爬雪山、过深沟,人背马驮运物资,充满艰辛和危险的翻山道,曾是多少墨脱人共同的心酸记忆,而现在又一翻山线路被打通,墨脱人进出即将有“双保险”。

  在一批批建设者的不懈努力下,今日的西藏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与全国一道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全面实施;2020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达1902.74亿元,较和平解放初期增长超320倍。

  走进鲁朗国际旅游小镇,藏式建筑鳞次栉比,高山牧场、森林雪山与蓝天白云,共同组成一幅让人流连忘返的山水画。“看到藏族群众经营的民宿红红火火,不少老百姓在旅游区找到稳定工作,过上更好的生活,我发自内心地高兴。”广东省援藏干部胡雄英说。

  2013年来到西藏,之后主动申请延长援藏期限,做完甲状腺手术不久又毅然返藏,只因他割舍不下旅游小镇的发展。“希望能将推动旅游小镇发展的设想一一实现,让其更上一层楼。”胡雄英说。

  和胡雄英一样,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茬接一茬,先后有9682名优秀干部前来支援西藏建设。操着天南地北的口音,带着高原特有的古铜色,他们同300多万高原儿女一道奋斗、一道跋涉,用八方汇聚之力改变着高原,诠释着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著优势的“援藏精神”。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使命,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责任。当时代召唤与个人价值在雪山草原间汇聚,一曲曲催人奋进的奋斗者之歌激越奏响。

  青春之歌:“这是片放飞梦想的热土”

  有人说,青春是用来逐梦的;有人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有人说,青春是义无反顾的奔赴与热爱。新时代的雪域高原上,无数年轻人筑梦、逐梦、圆梦。

  33岁的德庆玉珍创立的机构聚焦为女孩、社区青少年等提供创新教育。

  德庆玉珍先后考入江苏南通西藏班、北京大学,毕业后又赴美求学。

  行走万里,德庆玉珍最惦念的仍是家乡。2015年,她坚定地回到拉萨创业。彼时,“公益创业”在西藏还是超前的概念,但她和伙伴们坚持了下来,因为她始终牢记初心:用自己的所学,为教育公益领域带来改变。

  德庆玉珍怀揣梦想返藏,而29岁的张庆冲,他的新梦想是在西藏筑起的。5年前,他来到西藏工作。一次偶然机会,让他开始走访健在的十八军老战士及其后人。在这一过程中,他对信仰与梦想有了更深理解。

  “许多老同志进藏时不讲条件,不提要求,需要他们去哪儿,就去哪儿,并始终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的就是建设一个新西藏。”张庆冲说。

  张庆冲特意将“老西藏”的故事整理成党课,四处义务宣讲。他尤其喜欢去学校讲,孩子们也总是听得入神。“这些创业者、建设者的故事,值得认真倾听、不断传播。哪怕讲几十年,我也愿意坚持下去。”张庆冲说,这是他的使命与梦想。

  70年弹指一挥间,“新西藏”被时代不断赋予新的内涵,而建设者的初心仍然血脉相传。“90后”小伙赵卫星曾参与川藏铁路拉林段藏木特大桥修建,他和项目部小伙伴平均年龄29岁,多是“90后”。

  “年轻就是用来拼搏的。能参与川藏铁路建设,既是沉甸甸的责任,也是难得的人生经历。”他说,“在攻下一个个世界级、全国级难题中,大家学到新知识,积累下宝贵经验,下一步转战川藏铁路雅林段,我们有信心、有决心继续为高原铁路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今天的西藏日新月异,新一代建设者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续写着一首首无限可能的青春之歌。

  时代大潮中,精神总是历久弥新。“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孔繁森精神”“援藏精神”……滋养一代代建设者的精神丰碑在高原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