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科技教育

江淮地区过去千余年降雨量怎么变?研究发现总体“先干后湿” 发布时间:2021-07-2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合肥7月25日电(记者徐海涛)由于缺乏历史气象记录,研究一个地区的长期降水规律是个难题。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鑫教授研究组与国内外学者合作,利用湖泊沉积物重建了我国江淮地区的季风降水演变历史记录,发现过去一千余年该地区的降水趋势总体呈“先干后湿”,并认为主要由太平洋海水温度变化所致。

  江淮地区包括豫南、皖中、苏中等地。周鑫教授研究组与美国华盛顿大学、瑞士伯尔尼大学等合作,在地处江淮的安徽女山湖开展研究。

  “湖底沉积物的色度、颗粒物等指标,可以反映水位高低、湖面大小,多指标相互验证,能推断降雨变化。”周鑫介绍,同时他们通过碳14等方法,分析沉积物中的植物种子、木块等,精准确定年代。

  他们重建了江淮地区高分辨率季风降水演变记录,发现中世纪暖期(约公元1000年到1300年)降雨较少,而小冰期(约公元1400年到1850年)降雨明显增多,过去千余年降水变化总体为“暖干-冷湿”模态,与相邻的华北地区降水趋势正好相反。

  他们研究降水驱动机制,发现与东太平洋的表层海水温度密切相关。小冰期太阳和火山等产生的辐射减弱,全球温度降低,在“海洋调温器”作用下赤道太平洋呈“类厄尔尼诺”态;受此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使更多水汽沿着高压边缘汇聚到江淮地区变成降水。在中世纪暖期,有效辐射增加导致相反变化。

  “而相邻的华北地区,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时,由于高压阻碍水汽输送,反而出现了与江淮地区相反的降水趋势。”研究组成员、中科大博士蒋诗威说。有意思的是,大约1850年小冰期结束,江淮地区又进入“暖干”模式。

  了解降水规律和机制,对应对未来的旱涝灾害意义重大。研究组推测,如果未来赤道太平洋偏“类厄尔尼诺”态,江淮地区降水可能增多。

  日前,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地质学》发表了这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