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历史传承

玉奇喀特古城可能就是东汉时期西域都护府它乾城所在地 发布时间:2017-12-1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乌鲁木齐12月13日电(记者 符晓波、张鸿墀)记者在新疆新和县汉西域都护府遗址考古论证会上获悉,经过多年考古调查工作及诸多文献印证,来自众多研究机构的历史、考古学家初步确认: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境内的玉奇喀特古城可能就是约两千年前东汉王朝设立在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西域都护府它乾城所在地。

  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的乌垒城设“西域都护府”,中央政权自此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行使国家主权。西域都护府后来从乌垒城迁往它乾城。至东汉年间(汉和帝永元三年即公元91年),班超为西域都护,居龟兹它乾城,任都护11年。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在北京大学教授陈凌带领下,自2013年起,利用遥感、钻探等多种探测手段,基本摸清了新和县玉奇喀特古城的大致轮廓和结构。

  综合考古队确定的古城规模、年代与出土文物和相关文献的综合考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等机构的大多数学者认为,玉奇喀特古城可能就是它乾城,进一步的确定工作将在今后的考古工作中展开。

  玉奇喀特古城位于新和县县城西南方向22公里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凌介绍,玉奇喀特古城是一个“三重城”,即由外城、中城、内城三道城廊组成,均为夯土结构,每一重城墙都有一道城门。最外层城墙东南侧还有一瓮城,瓮城门道宽15米,城墙厚度达20米。在中城和内城中,分布有环城道路、房屋及高台建筑。

  据探测,这座“三重城”是目前新疆发掘的370余座古城中规模最大的城池,其最外围城墙东西直线距离达到1471米,南北距离约800米。

  “城池的体量与行政级别和重要性密切相关,这也是推断玉奇喀特古城两千年前是一个区域中心的重要依据。”陈凌说。

  据考察,中心处的内城和中间城属于同一时期,而最外侧城墙年代偏晚,但都属于汉代夯土。通过钻探,考古队发现,地下60厘米至3.5米之间,有非常丰富的地层堆积,出土了大量汉代彩陶,证明此区间为当时汉代人生活的基本地面;而在地下3.5米到4米之间,则发现有比汉代更早的地层堆积,可推测到与内地战国年代同一时期。

  陈凌介绍,1928年,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先生曾在这里发现两枚印章,分别是汉政府颁发给西域昆仑山北麓羌族的官印“汉归义羌长印”以及东汉王莽时期的西域都护李崇的“李崇之印”。正是这两枚印章的发现,为认定玉奇喀特古城为东汉时期西域都护府所在地提供了重要的文物证据。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主任李锦绣认为,玉奇喀特古城规模大、年代符合,又有文物印证,基本将西汉、东汉两朝西域都护府两者关系梳理清楚,是西域都护府考古研究的重要发现。

  陈凌说,按距离核算,乌垒城(今轮台县)至它乾城(今新和县)约200公里,以汉代距离测算有近500里地。“这进一步说明至东汉年间,中央政府管辖西域的范围由东往西扩大了近500里,代表着中央王朝在西域的管控力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