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25日电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2017年,兰州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在11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兰州大学创造了化学“一门八院士”、地学“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等“兰大现象”。日前,兰州大学招生办公室招考事务主管杨雪静做客新华网“2021高考情报局”,向广大考生和家长介绍今年学校的新增专业和招生政策变化等情况。
学科门类齐全
专业优势突出
兰州大学创办于1909年,至今已走过112年办学历程,先后入选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走出了一条办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进之路。
“学校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首批设置文理科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同时,学校也是首批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高校。”作为一所承载了百年历史的高校,兰州大学在办学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精神追求,秉持勤奋、求实、进取的学风。
兰州大学按照“兴文、厚理、拓工、强医、精农”的学科发展思路,着力构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学校现有本科专业103个,涵盖了除军事学以外的所有学科门类,这103个本科专业中,有不少是特色学科。”
据悉,兰州大学有国家重点学科及重点培育学科10个,“双一流”建设学科4个,ESI全球前1%的学科13个,其中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杨雪静表示,兰州大学在诸多学科发展过程中贡献了兰大力量,她举例介绍说,“在历史学领域,学校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敦煌学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改变了敦煌在中国而敦煌学在国外的格局;在核科学领域,作为中国最早设立核科学专业的两所高校之一,为中国核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也为登月工程进展贡献了力量。
2021年新增三个招生专业
材料与能源学院首次招生
杨雪静介绍,兰州大学2021年招生政策较2020年整体保持稳定,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4950名。兰州大学新成立的材料与能源学院,今年也将在材料类专业首次招生,该专业大类主要包括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和功能材料这三个专业,致力于纳米陶瓷、发光材料、纳米能源、石墨烯复合材料、新型硅基薄膜太阳电池,有机无机半导体复合异质结太阳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能源器件的新型电极材料与器件结构设计的研究。”
此外,据介绍,兰州大学今年新增了三个招生专业,分别是应用物理学(原子核物理方向基地班)、应用化学(放射化学基地班)和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杨雪静表示,兰州大学的专业基本上都是按照大类进行招生,主要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考生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二次分流。
学校奖助学金体系完善 积极开展发展型资助
“厚基础、宽口径”模式为毕业生提供广泛就业机会
杨雪静表示,兰州大学本科生的奖助学金主要由国家资助、学校资助和社会捐赠等构成。“除了常见的奖、贷、助、勤、补等方式,兰州大学还积极开展发展型资助,在提供基本生活资助的基础上,重点奖励在学业发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为不断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提供切实的保障。”
就毕业生就业状况,杨雪静介绍,大类培养模式为兰州大学毕业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学校跨专业、跨学科辅修课程模块的设计,也拓宽了学生的学缘结构,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体系,对学生能够从事符合自己兴趣和志向的专业研究和事业发展提供了极大可能,为学生进一步成长、成才拓宽了渠道。
据悉,兰州大学每年的毕业生中,除定向生以外,近50%学生会选择攻读研究生。其中,每年1000余人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比例接近应届毕业生的四分之一。在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中,在非本校所在地就业前五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西安、深圳、上海、广州。进入国家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及战略新兴行业就业的毕业生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