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历史传承

林俊德:永远盛开在罗布泊的“马兰花” 发布时间:2021-06-0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7日电 题:林俊德:永远盛开在罗布泊的“马兰花”

  李清华、高腾

  地处罗布泊大漠深处的新疆马兰,屹立着一座用天山花岗岩砌成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这里安葬着陈士榘、张蕴钰、朱光亚等为我国核试验事业牺牲奉献的开创者们。

  全军挂像英模、被中央军委授予“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荣誉称号的林俊德也长眠于此。2019年9月,他曾被评为新中国“最美奋斗者”。

  林俊德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0部队研究员,是我国核试验爆炸力学领军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长期隐姓埋名、潜心铸造大国重器,扎根新疆罗布泊戈壁大漠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林俊德去世后,他被评为“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第四届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林俊德,1938年出生,福建永春人。1955年,17岁的他考入浙江大学机械系。由于家境贫穷,大学全是靠党和政府助学金读完的。为此,林俊德常对儿女们说,我能有今天,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培养。做人,一定要懂得感恩,要赤诚报国。

  1960年,从浙江大学毕业的林俊德参军入伍,从此隐姓埋名,成为新中国核试验科研队伍中的一员。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林俊德研制的“林氏”压力自记仪,在我国第一颗核爆试验中首战立功。自此,作为功勋装备,它应用于各种高尖端武器试验之中,出现在试验场的各个角落。

  “我这辈子就干了一件事,核试验。咱们花钱不多,干事不少。搞科学实验,就要有一股子拼劲儿。”这是林俊德经常引以为豪的话。他担当10多项国防科研尖端课题研究,一年几乎有300多天都在大漠戈壁、试验场区度过。

  2012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

  面对猝不及防的重大变故,林俊德首先想到的是已到关键时刻的国防重大科研项目还未完成。

  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林俊德和病魔赛跑,抓紧生命的最后时光,为国防重大科研项目尽最后的努力。

  他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尽快把思考很久、趋于完善的学术思想和技术思路留给后人。

  5月30日下午5时30分,林俊德要求把办公桌椅搬进病房。这一次,他强撑着工作到当晚9时45分。

  5月31日,从早上7时44分到9时55分,林俊德先后9次下床工作。这时他腹胀如鼓,呼吸困难,已经极度虚弱,每点一下鼠标,都要喘一大口气。

  在笔记本电脑上,林俊德先后整理科研资料1.5G;3次用加密电话打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当他感到稍微有点儿精力时,又为一名博士生的毕业论文写下300余字的评语和6条建议;在病房两次召集课题组成员交代后续实验任务。

  5月31日20时15分,当这个国防科技战士的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在场的和早已守候在病房门口的所有医护人员,再也控制不住奔涌的感情,一个个掩面而泣……

  在生命最后时刻,林俊德只留下一句话:“死后把我埋在马兰。”

  “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这是马兰基地官兵对林俊德的评价。

  2018年9月,经中央军委批准,“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与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等各时期英模一起,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挂像英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