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逐梦践行

江苏徐州:赓续红色精神 涵养城市气质 发布时间:2021-06-0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南京6月2日电 题:江苏徐州:赓续红色精神 涵养城市气质

  新华社记者郑生竹

  100年前,陇海铁路大罢工在此引燃,江苏境内第一个党支部随之成立;73年前,这里是淮海战役主战场,543万人民群众奋勇支前……地处南北咽喉的徐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近代以来更是留下了诸多难以磨灭的红色印记。

  今天的徐州,不仅走出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子,还不断发掘红色文化资源、赓续红色精神,悄然筑起一座闻名四方的文明之城。

  “曾经这样一枚重达14公斤的磨盘棋子,由两名工人抬着,供洋人资本家对弈取乐。一枚枚棋子,就是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工人的铁证。”在徐州市鼓楼区八号门遗址纪念馆内,74岁的老党员王洪叶指着展墙上一幅石制棋子图片,向参观者讲述曾经的故事。

  作为当地“百姓名嘴”,王洪叶是一名志愿者,曾在徐州铁路分局工作多年,对引燃陇海铁路大罢工的“八号门事件”十分熟悉。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他发挥特长,主动走上宣讲一线,让广大参观者从红色遗存中汲取奋进力量。

  “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员为党的事业舍生忘死,和平年代我们为身边的群众做点实事,这是老党员的本分。”71岁的欧阳如侠居住在老旧小区里,身边有不少腿脚不便的空巢老人。退休后她牵头成立“邻帮邻一家亲”志愿服务队,帮助老人们解决买菜等难题。

  如今服务队更名为“彩虹管家”,志愿者人数从最初的几名党员壮大到50多人,服务活动也随之扩容:每天轮流巡查小区,劝阻楼道堆放杂物、遛狗不拴绳、私拉飞线充电等乱象。

  为了引导更多热心居民加入志愿队伍,徐州市让身边的好人走近群众中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曾是一名人民子弟兵,若有战,召必还。”近日,在徐州“好人园”,退伍老兵序守文为青年党员讲述自己两次参加抗洪抢险的经历。

  为倡导好人文化,彰显凡人善举,2013年,徐州市在云龙湖珠山风景区建成全国首家好人主题公园,面向基层党员群众遴选优秀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设立好人雕塑。开园以来,已有33座好人塑像入园。

  “为百姓塑像、为好人立传,打造好人辈出的尚德之城。让身边好人得以礼遇,使广大市民见贤思齐,提升文明素养。”徐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沈丽说,徐州建立健全好人推荐遴选、学习弘扬、激励帮扶三大机制,目前全市有7人获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荣誉称号,28人获江苏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荣誉称号,121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过去的徐州,城市面貌带有典型的工矿城市特征,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功能薄弱、环境面貌较差。为塑造城市气质,徐州在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同时,还加大农贸市场改造和老旧小区整治,以“绣花功夫”扮靓城市面貌。

  位于徐州泉山区矿西便民街道,曾因管理缺失,流动商贩占道经营日久,自发形成一处露天农贸集市。环境脏乱差、道路拥挤不堪,周边居民意见很大,要求取缔整治。

  “很多摊贩都是下岗工人,‘一刀切’驱逐取缔会断了他们生计。”泉山区泰山街道办主任马长龙说,堵不如疏,为了让流动商贩有去处,街道办在附近新建了一处农贸市场,让他们优先租赁摊位。同时,街道办还自筹资金470万元,对便民街提档升级。记者了解,现在这条街铺设了石板,有长廊、凉亭、遮阳棚,面貌焕然一新,已成为周边居民休闲的好去处。

  近年来,徐州棚户区改造工作高质量快速推进,累计新开工棚户区43.8万套,128万群众实现了“出棚进楼”。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说,自2017年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以来,徐州全市上下接续奋斗,城乡环境持续改善、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不仅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提升了城市的美誉度、影响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