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栾梅健(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江苏青年作家孙月霞的人生以18岁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期。18岁前,她在泰州姜堰农村的一个普通家庭生长、读书;18岁后考上大学,后来又考上研究生,留在美丽的苏州工作。地域的变迁、身份的转化,使她真切地感受到社会现实的差距。收录在散文集《对坐》(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中的几十篇散文,尽管分为“万物皆有归宿”“云淡风轻”“公寓房”和“对坐”四辑,然而总的基调却大都是对生养她的故乡的深情凝望,重新打量记忆深处的碎片,并寄予了浓浓的悲悯情怀。
《吃食》一篇,写的是她工作的苏州相城区诱人的美味。这里有令人爱不释手的黄埭天福瓜子,有煮不烂,特别爽滑的秘制面条,还有被誉为苏帮蒸菜起源的鸡汤碗。正当她陶醉于苏州美食的丰富时,陡然间想起家乡,想起了父母和童年:“在相城吃饭,总是让你想起家乡,想起小时候。”这种如影随形的感觉,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涌现出来。她在《年里的寺庙》一文中坦言:“本文的乡村图景,不常在我们的叙事之中,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成长的底色和背景,是中国的乡村大叙事……”这种浓得化不开的乡情,贯穿在这本散文集的几乎每一个篇章中。
《听来的家事》是作者集中描写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和姑姑等长辈的一篇长文。这是一连串凄惨的故事。她说:“我这样讲述的时候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又觉得无从吐起。我不知道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表情和态度来叙述这样的故事,我生怕亵渎我的先人。”作者生于改革开放年代,生活如花般地盛开,但伴随这些长辈的却是兵荒马乱的战争和无休无止的饥荒。《死亡的能力——致我的舅爷爷》《麦田的收割者——致我的大伯》《老去的树叶终将飘零》等篇,也都是记叙自己长辈、村里老人的故事。这是有着年龄鸿沟的回忆类散文。她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外出工作后魂牵梦绕的也是他们。当现在她以“局外人”的身份,再来重拾早年的记忆并发出无限感慨时,其实已不是在抒发个人的情感,而是在表达着对一代人的同情,也是在庆幸与拥抱这个时代的安稳。由此,这本散文集也就有了为时代留痕的价值。
对于故乡,难以忘怀的自然还应有童年时的玩伴与发小。《表姐的幸福人生》中的表姐其实并不幸福。她复读了好几年,最后只是考了个电大,在一家单位打扫卫生,在大学门口卖东西。《小勇》中的小勇,一如小时的勇敢,早早从家乡出来,先做房产中介,后开出租,然而孩子就是在城里上不了学。在这部作品中,有的只是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作者的描写之中有着深深的忧思。
《对坐》的文字总体上干净、淡雅,时有隽秀之句。“三十年前,我和我的发小也是这样坐在家门楼的那棵柳树下,在那些绵长的夏天的黄昏,空气燥热或者有微微的风,大人们抓紧这点时间下地劳作了,我们便是那么多余,只是等待一顿不太精彩的晚饭以及随之到来的又一个漆黑的夜晚。”属于回忆,属于纪实,不经意间又有着淡淡的忧伤。显然,作者在语言运用上更趋成熟了。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25日 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