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至17日,第四届“中国华服日”将在澳门举行。“中国华服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好者共同倡导设立,于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办主活动,并在各地举行特色活动,至今已在西安、南京、开封等地成功举办。
3月13日至5月5日,苏州花朝汉服节在中国花卉植物园举行;5月3日至5日,第一届“汉服博览会”将在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举行……近年来,与传统服饰相关的文化活动越来越丰富,年轻人穿着传统服饰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区别于以往的单纯保护和记录,年轻人不再让优秀传统文化停留在书斋中、尘封在展柜里,而是通过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进行创造性改造、创新性发展,使其成为当下更受欢迎的文化产品。
从“唐装热”到“汉服热”,传统服饰为何屡现热潮?以“汉服热”为契机,让我们一窥中国传统服饰的魅力。
源远流长的服饰文化体系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上下五千年,积淀了丰厚的服饰文化。“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统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等。
根据汉服体系的发展脉络,可以分为衣裳制、衣裤制、深衣制、通裁制四个类别。
衣裳制是汉服体系中男子的最高礼服基本形制,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而确立,周朝纳入礼制范畴。随着衣裳制的款式日益丰富,又演化出衣裙制,常常用于男女常服和女子盛装。
衣裤制是汉服体系中最早发明的服饰之一,分为内裤(古称“裈”)、外裤(古称“袴”“绔”)、套裤(古称“胫衣”)三种类别。
深衣制又称分裁连属制,始于先秦,典型特征是将独立剪裁的上衣下裳缝合,形成合二为一,又保持一分为二的界限,后世演化出曲裾、袿衣、腰襦、襕袍等。
通裁制一般认为是隋唐时期由北方民族文化交流而引入,经历“汉化”后成为汉服体系组成部分。典型特征是上下一体,腰间没有界线,穿到身上起到接近覆盖全身的效果。
我们如今常说的汉服,通常是指现代汉服,指21世纪出现并流行、继承历史上传统服饰文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服饰的、具有汉民族文化风格的服饰体系。
精益求精的服饰制作工艺
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读dān)衣,素纱丝缕极细,重量还不到一两,“薄如蝉翼”“轻若烟雾”,是迄今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的丝织品衣服之一,代表了汉初相关工艺的最高水平。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服饰的制作工艺逐渐丰富,汉服平裁对折的剪裁制作方式,与西式服装有很大差别。主要分为:领、衽、襟、裾、袖、袂、袪、襕、衩、掩衩、带、礼服部件及配饰等部分。
领:与现代服饰中衣领概念相似,通常是将布帛剪裁成条状或弧状与领窝衣襟缝合,常见的为交领、圆领、直领等形态。
衽:指上衣前衣片领口近中缝斜线向前伸延部分,用于开合衣服的功能性部件总称。
襟:指前衣片胸口部位,用于开合衣服的功能性部件总称。古代与衽的含义相同。现代汉服中有细微区别,即胸前闭合的专指襟,而左右相交闭合的斜线伸延部分为衽。
裾:指衣服下摆的最底端。
袖:覆盖上肢的部件总称。古时“袖”由“袂”和“袪”两部分组成,“袂”指袖身,是覆盖上肢的部件总称;“袪”指袖口。随着时代发展,逐渐变为有“袂”而无“袪”的形态。
襕:本意指长衣在腰间、膝下拼接一幅横布裁片,也被认为是对深衣制的恪守而加上。
衩:指在衣身两侧开口不缝合,主要功能是增加活动量。
掩衩:指袍服类衣身两侧开衩位置加接的裁片部件(旧称摆),起遮蔽作用。
带:是指用于固定衣服的条状部件,有宽窄、长短之分。
礼服部件及配饰:礼服部件是挂在腰间的礼服组成部件,常见有蔽膝和后绶两种;配饰通常搭配礼服盛装使用,常见的有玉佩、钩带、荷包、香囊等。
汉服之美,图案元素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服饰图案不仅是简单的汉族传统图案,更是中国典型意念化艺术世界。图案的纹案题材广泛,主要分为植物、动物、字符、几何、自然和团窠(又称“团花”)六大类,各种题材可以兼而有之,或繁或简,可有多种图案组合应用在不同部位,并且通过“织、绣、绘、缬、贴”传统工艺,将纹样图案印制在织物、衣裳、佩饰上,形成立体有序、寓意吉祥的图案。
博采众长的服饰发展脉络
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历史,是不断吸收各类文化影响的历史。例如,唐代受西域诸民族影响,流行所谓的“胡服胡帽”,即衿袖窄小条纹卷口裤及软棉靴等。
现代汉服更是集传统服饰的精华,并结合现代社会生活有所创新和发展。近年来,与现代工艺技术不断融合的汉服逐渐从服饰文化演变为一种潮流趋势,并释放出巨大的商业潜力。根据相关产业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汉服市场销售规模达到45.2亿元,同比增长318.5%。业内人士分析,未来2至3年中国汉服市场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且在成长起来的新消费群体带动下,汉服对消费者的覆盖有望进一步加速。
“创新表达建立在对传统文化资源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汉服设计师袁羿告诉记者,汉服的纹样和形制并非简单具有美感,其背后有着丰富的文化寓意。它们或来源于壁画古墓,或珍藏于博物馆,皆有其脉络传承。只有守正创新,才能真正让传统文化留得住、传得开。
中国传统服饰有立领盘扣、素衫襌衣,也有褒衣博带、深衣襦裙。在北京服装学院副教授楚艳看来,作为设计师,不能只是简单地模仿服饰的一些表面式样,而是要先回到根本,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去挖掘和整理,在深入了解如何使用传统的织染绣工艺、缝纫工艺,掌握丰富的图案寓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服饰理念,从而创造新的中国式样,再现文化底蕴。
“缺乏行业标准是目前汉服推广面临的最大困境。”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服装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杨娜表示,现在一些民间自发推广的汉服,由于设计标准不够统一,影响相对有限。有业内人士认为,汉服的规范包括形制、生产和穿法的规范,应充分发挥历史、美学与服装业专家学者的作用,尽快制定相关标准,助力汉服产业驶入正轨。
从出土文物考证服饰起源(延伸阅读)
我国服饰文化的历史源流,在古代典籍中留下了种种传说。有关服饰的产生,要以战国《吕览》和《世本》的记述最为通行。据称于黄帝时“胡曹作衣”,或说“伯余、黄帝制衣裳”。这些传说反映了一个历史状况:大约在原始纺织技术昌明之前,有一个手编织物做衣服的阶段。在西安半坡、浙江河姆渡和钱山漾、江苏草鞋山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出土遗物证实,在五六千年前已经有种种天然材料编织品和手编织物被广泛应用,同时也出现了原始纺织手工业。
如果从出土文物方面加以考证,现代考古学和古人类学已经将服饰文化的起源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的晚期。这时原始人跨入新人阶段,石质工具已定型化、小型化,还能打出锋利的石片石器。不少遗址发现了磨制骨器和大量装饰品,表明当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开始制造弓箭,用兽皮缝制衣服,发明了人工取火方法,文化发展的速度超越了以往任何时期,其间最具代表性的为山顶洞人的文化。
在山顶洞人的文化遗物中,包含了磨制的骨针和141件装饰品。骨针长约812毫米,最粗处直径约3.3毫米,通体磨光,针孔窄小,枕头尖锐。骨针的发现证实了山顶洞人在距今大约2万年前后,便已经能够用兽皮一类的材料缝制出衣服来了。
服饰的产生,还可能是出于猎捕猛兽、应付战争的需要,为避免利爪与矢石的伤害,或出于伪装与威吓,人们用骨针率先缝制胸甲等原始的军事服装,并由此引导出一般日常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