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王国平
“都这个年代了,你还在办一份文学刊物,你做这个事,到底有什么意义?”《福建文学》副主编石华鹏说遭遇亲朋好友此类“质问”,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日前,在江汉大学举行的全国文学报刊联盟第三次理事会会议暨全国文学报刊主编论坛上,与会者多少都有过相似的困惑与尴尬。长时间以来,文学期刊总体上发行量不尽如人意,影响力和感召力有限,不受“聚光灯”的青睐。
但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学期刊是一股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前路再曲折,文学期刊人也要坚守,更需要检点自身、迎头闯一闯。
1、认清文学期刊的“时”与“势”
“文学期刊作为文艺传播的主要媒介,犹如薪之于火。”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说。
20世纪20年代,《小说月报》《语丝》等杂志站在“五四”文化前沿,塑造着文学期刊关注现实人生、锻造文学新人的文学品格;与共和国同龄的《人民文学》在不同时期发表的多部作品,都曾引起文坛内外的广泛关注;创刊于20世纪50年代的《收获》,是“百花齐放”政策落地生根的结果;创刊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十月》《当代》《花城》,则是当代文学在新时期全面复兴的重要标志。这些文学期刊带着深刻的历史烙印,记录着时代的思想高度,镌刻着一代又一代人沉甸甸的文化记忆。
《长江文艺》常务副社长胡翔表示,每一个文学期刊都有自己的过往与来路。他介绍说,《长江文艺》创刊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目的是配合大军渡江作战,为广大新区翻身解放和工农服务,开展中南地区文艺工作,“可以说,这本杂志有着红色基因和革命基因。我们现在这些办刊人,要不忘初心、不忘本来,牢牢把住刊物的宗旨与方向”。
吴义勤说,今天信息传播方式和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经多种多样,这是历史规律,是文学期刊的“时”。不过,热心读者通过文学期刊来寻找、阅读好作品的方式没有改变,优秀作家通过文学期刊来发表、检验自己作品的方式没有改变,专业学者通过文学期刊来考察、索引当代作家作品的方式没有改变,一流出版机构通过文学期刊来筛选、推出优秀作者和作品的方式没有改变。
“这四个‘没有改变’,是文学期刊的‘势’。文学期刊依然是中国文学出版的前沿阵地,是培养中国作家成长的理想‘摇篮’,是照亮社会主流文化价值的‘灯塔方阵’,这是‘大势’。”吴义勤说。
对于迎面而来的“质问”,石华鹏也有自己的清醒回答:文学期刊可以为写作者提供一个创作的舞台,可以见证和催生一批新作品,可以为文学传递不灭的薪火,可以在文学的今天与明天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
世事变化多端,文学期刊要有定力。“文学期刊是体现文化自信的有效载体。”《青年文学》社长李师东表示,发现好作者、发现好作品是文学期刊的初心所在,使命所在。
2、文学期刊要练好自身的功夫
构建良好的文学生态,文学期刊不是旁观者,而是应该主动作为,全力做好文学创作的组织与规划。
《美文》杂志执行主编穆涛谈及文学编辑职业素养的话题。他说,20世纪80年代文学期刊发展呈现出繁荣景象,其中一批资深编辑的辛勤付出提供了重要保障。这些编辑,有着过硬的素质、厚实的学识和良好的修养。如今,编辑的职业建树不被重视,甚至是被忽视。这有社会风气的原因,对职业编辑的劳动不够尊重,也有编辑自身的原因,缺少对文学事业的敬畏与担当。
文学期刊有什么样的编辑思路,往往影响着文学发展的方向。穆涛发现,现在不少发表在文学期刊上的散文作品,多数文章要么是关于山、水、小吃的,要么是写爷爷、奶奶、二舅的,总体上忽视了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关注与投入。他说,《古文观止》中收录了222篇文章,十几篇是游记,绝大部分文章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直视与反映。
“文学期刊人要明白,只有关注社会生活,文学的力量才能得以彰显,才能持久发力,才能深入人心。”穆涛说。
在《作品》杂志副主编王十月看来,这个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科技扑面而来的压迫感。人工智能的大踏步发展,将彻底挑战人类延续几千年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将重新定义伦理、法律、道德等范畴的内涵和外延。对于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进程,文学尚未及时、有效跟进。现在文学期刊上推出的一些所谓的科幻小说,存在为了科幻而科幻的问题。
“文学期刊要把提供优质内容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优质内容的创造能力与整合能力,推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文学作品。”吴义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