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3月17日电 题:记者手记:走,去看看“农科城”春耕咋就不一般
新华社记者 刘书云、张斌
陕西杨凌,春耕正酣。
麦田边、实验室,种子的繁育正在加速;茶舍里、大棚中,新技术新品种带给职业农民“挺直腰板儿”的自豪;标准化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全产业链”正在成为涉农企业的新理念。
这些春天的故事里,正擘画着我国农业生产的未来图景。
“执着的种子”
见到86岁的赵瑜时,他和研究员刘江梅正蹲在麦田里,查看长势,不时动笔记录。
赵瑜生于甘肃,20世纪50年代末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然后就一头扎进陕西,从事育种,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小麦育种专家。
眼前的实验田,被分成若干大小不同的方块,田间插有标牌,上面写着F6、F7等字样。
“F6,就是说这个品种已选育到第6代。”在普通人眼里,这些返青的麦苗没啥两样,但在赵瑜眼里,它们却分着高矮胖瘦。他要做的,就是从中选育出性状表现更优的小麦品种。
绿绿的麦田浸润着汗水,也生长出喜悦。“今年,我又有两个品种将通过国审,新品种茎秆粗,抗倒伏,具有高产特性。”加上这两个,赵瑜已在这块实验田里培育出9个小麦品种。
杨凌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这里既有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专业院校的一批专家教授执着育种,也有一批先进的种业公司扎根于此,为育种注入更多“科技芯”。
先进的育种设备等待开箱、实验室人员已经投入工作……杨凌种业国际大厦,全球知名的农业公司先正达集团将自己的育种中心选在这里。育种中心总监吴纯仁说:“看中杨凌的科教资源和农业氛围,公司2019年选择落子于此,计划投资5000万美元,占地1000亩,现在所有工作基本就绪,我们将用现代育种技术,助力中国种业发展。”
“挺直腰板儿”
“不急着进大棚,咱先喝杯茶。”见客人前来,职业农民王中来总会先将他们领到自己的茶舍,泡上一杯红茶,边品茗边交流。
这个茶舍颇为别致,整体构造好似一个温室大棚,花卉蔬菜种在中央,一旁摆放着几十块奖牌,再往里走是一个小茶台,上面摆放着精致茶具。
“以前进棚一身土,出棚两脚泥,哪有闲心思喝茶?现在大棚水肥一键控制,你可以挺直腰板儿,背着手悠闲地来回转悠,就像逛花卉市场一样。”王中来说。
这份“悠闲”,得益于不断更新换代的现代农业技术。在杨凌,从种大田、铺地膜,到垒起土坯墙建简易大棚,再到单拱单膜大棚、大跨度双拱双膜智能温室大棚……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大棚正让劳作变得轻松,也让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不仅硬件设施科技范儿十足,大棚里的作物也让人开眼界。“来自以色列的黄心火龙果已经成熟,长度可达1米的‘象牙萝卜’幼苗已长到10厘米,我们还将种下‘叶酸玉米’‘苹果苦瓜’……”王中来对新品种如数家珍。
新品种也带来不菲收益。“比如‘叶酸玉米’一棒就能卖10元,今年我们计划再种400亩。”王中来说。
最近,身为陕西省劳模的王中来和另一位劳模投资2000万元正在建设新的农业基地,取名“杨凌双模种业”,目标是带动更多农民加入其中。王中来说:“我的目标,是要让农民为自己的职业而自豪。”
“放眼全产业链”
杨凌锦田农业专业合作社,温室大棚里的樱桃已经长到黄豆粒大小,再过十余天就要上市。
“这批樱桃,肯定能卖个好价。”42岁的合作社理事长李海平对自己的经营模式信心满满,“以前我们只关注种啥,现在盯着全产业链,每个环节都有标准。”
李海平说,品种选择上,他们不断推新推优,现在已经有10余个品种优良的葡萄;生产环节,可以做到为果苗“定时喂养”;销售环节,他们有长期联系的客商。“正因如此,我们产出的果品不但不愁卖,而且盈利颇丰。”他说。
近年来,李海平和团队将“以农为本、农旅一体、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作为发展目标,不断将新品种及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到四川、河南等地,仅葡萄新品种面积就达5000亩以上。“新的种植理念,让农产品受到市场欢迎,农户也乐于接受。”
这个春天,李海平又有新想法。
大棚外,30岁的留学生金乐天正在等着和他商量“国际订单”。、
这个从巴基斯坦来中国留学7年的博士生,热爱农业、会四五种语言。两人互相欣赏,一拍即合,金乐天成了李海平团队里的“国际市场专员”。他们打算邀请巴基斯坦几所农业学校的校长来杨凌考察合作,把技术和产品推广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李海平说:“杨凌已经设立了农业自贸区、综保区,还是上合组织农业培训示范交流基地。这意味着,我们的农业市场潜力很大,我想再闯闯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