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孝

这家餐厅的心灵处方为何让人忘不了 发布时间:2021-03-15 来源:人民网 文汇报

  中午11点,看到当天第一位客人走进餐厅,朱彩萍一手拿着茶壶,一手提着洗手液,热情地迎了上去。如果不是慕名而来,顾客很难发现这位手脚麻利的七旬老人是一位认知障碍患者。

  近日,以关爱认知障碍患者为主题的“忘不了餐厅”在上海永嘉路570号开门迎客。通过社会公开招募的老年认知障碍服务生,与小敏爷爷、朱彩萍奶奶、贾迎芬奶奶等《忘不了餐厅》综艺里的熟面孔一道,穿上工作服走到顾客身边。

  对这群“在岁月中迷路”的老人来说,在餐厅工作不仅是一种非药物的干预治疗,更能体会到被需要的快乐。而实惠的价格、特殊的服务生群体,也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公益“打卡”,大家的友善与温情成了爷爷奶奶们心中最珍贵的“忘不了”。

  “如果全球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平均发病时间能够延缓五年,那么患者人数将会减少一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主任医师李霞说,要延缓发病时间,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为此,上海已在全国率先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即在社区中广泛开展老年认知障碍的宣传教育、风险测评、早期干预、家庭支持、资源链接和平台建设等。目前,全市共有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街镇77个,至“十四五”末将实现街镇全覆盖。

  记不住,就把他们的名字都写下来

  这间不大的餐厅被朱彩萍分成四个区域,她会根据不同的顾客安排最合适的位子。 

  健忘,是大众对于认知障碍患者最为熟悉的印象,因此这家特殊的餐厅列出了一些“霸王条款”,比如服务员可能会上错菜、记不住菜名等。不过,来这里用餐的顾客发现,店里上错菜的概率并不高,更多人惊讶于爷爷奶奶们能自如地与人交流,手脚也挺利索。

  为了提供优质服务,朱彩萍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在家时,她一闲下来就背桌号、背菜名、背价格。每份新出的菜品,她都要先尝尝味道,以便更好地向顾客推介。“18块钱的工作餐既便宜又好吃,炒饭里有腊肠,味道老灵额;巨人柠檬茶老大一杯,够两个人喝……”说起菜单上的吃的,她滔滔不绝。

  朱彩萍的围裙口袋里总是放着一张白纸,上面会记下当天遇到的人的名字,如果想不起来了,她会时不时把纸拿出来看一看。“上岗至今,我还没有上错过菜。”一提到这件事,她就乐开了花。

  为了最大限度保证老人们的安全,每一位服务生都需要有家属陪同。“我妈有点‘人来疯’,客人越多她越卖力,在这里她干得特别开心。”朱彩萍的女儿说,有一次,一位四岁的小客人送给朱彩萍一张自己画的画,老人一下子红了眼眶。自此之后,这位四岁的“聪明囡囡”就成了她的“忘不了”。

  在“尝鲜”中打破对认知障碍患者的偏见

  开张不到两个月,“忘不了餐厅”俨然成了永嘉路上的“网红”餐厅。中午倘若来得早,还能和爷爷奶奶们聊上几句,到了12点,店内就已座无虚席。来这里消费的既有在周边工作的白领,也有慕名而来的老年人,他们都喜欢拉着服务员“唠唠嗑”。

  60多岁的周阿姨家就在附近,过年时看到这里新开了一家餐厅,便招呼“姐妹们”一起来“打卡”。趁着时间还早顾客不多,她便邀请“酒窝奶奶”合影,朱彩萍也不“怯场”,还和这群“姐妹们”讲起了自己的故事。周阿姨说:“谁都会有老的那一天,对这个病多些了解,不仅能帮助身边的姐妹,也是对自己负责。”

  庞女士是在美食网站上找到这家店的,她特意拉上四五位同事来“打卡”。与店员交流后,她发现自己之前对认知障碍患者有些偏见,“以前听到这个词就会联想到反应迟缓、脾气古怪,有些不敢接近,看到这群爷爷奶奶,他们的快乐令人治愈”。

  为什么“忘不了餐厅”里的爷爷奶奶总是笑容满面,犯错也似乎比待在家里时少呢?李霞解释,认知障碍与人的情绪密切相关,闷在家里或者无事可做,会让患者沉浸在抑郁、自责的情绪中,参与社会活动能够活跃大脑、提振精神,从而缓解病情。

  走出餐厅,这种老年病需要全社会的关爱

  认知障碍是包括最常见的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一系列脑部退行性病变,被称为“全球老龄化社会金字塔尖的挑战”。据统计,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已超过1000万,是全球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按照目前26.9%的就诊率和21.3%的规范治疗率推算,未来至少有500万家庭处于该病的高风险之下。

  “对于这个群体最好的关照就是早发现、早治疗,但因为许多人对它还不够了解,错失了早期病症的蛛丝马迹,使得相当部分患者确诊时病情已发展到了中度或重度。”李霞说,来“忘不了餐厅”上岗的服务生大都属于轻症患者,通过与社会交流这种非药物干预治疗,情绪有了明显好转。

  事实上,“忘不了餐厅”还是一家聚焦认知障碍的科普基地。餐厅门口设有关于认知障碍的小问答,“达医晓护”等医学传播组织志愿者会在这里定期组织“忘不了健康课堂”,让大众了解认知障碍,学习如何更好地照顾病人,为患者家属提供心理辅导。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患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超过30万,其中大部分人居住在家中。社区中,认知障碍长者及其家庭对于相关公共服务的需求日渐显现。2019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在首批27个试点街镇的基础上,去年9月又启动了第二批50个街镇的试点。

  在这些社区街道,系统化的干预措施正在开展。比如,由专业团队为老年人提供科普预防、测评转诊、早期干预等一站式记忆健康服务,为患者家属提供家庭照料者增能培训和心理支持等。通过专业机构的有效干预,不少患者家属反映,老人与家人的争执少了,有效沟通逐渐增多。

  与此同时,早筛早查也在社区中推进。截至去年9月,上海首批27个试点街镇共完成认知障碍风险测评5.8万余人。专门为社区居民制作的科普口袋书详细介绍了认知功能减退七个阶段症状及对应的照护方式,指导大众共同识别早期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