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科技教育

大学生入伍,需要做怎样的精神和心理准备 发布时间:2021-03-01 来源:人民网 光明日报

编者按

今年上半年的征兵工作已经开始,大批心怀“从军梦”“报国梦”的青年学子将投身火热军营,开启一段新的人生历程。大学生参军入伍,除了理想和热情,还需要做哪些准备?本刊特邀请军事专家、基层主官就大学生入伍,需要做怎样的精神和心理准备发表看法。

特邀嘉宾

蔡渭滨:国防科技大学军事基础教育学院政治委员

王金霞: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研究员

沙子呷:火箭军某旅营长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刘小兵

大学生入伍是顺应时代的呼唤

■主持人:近年来,军队中大学生士兵的比例越来越高,请问大学生士兵有哪些较为突出的特点?给部队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蔡渭滨:大学生是社会中积极活跃、富有生气的重要力量,吸引更多大学生投身强军实践,是提高兵员素质的重要举措,是加快部队转型的需要,也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战略考量。近年尤其是近5年来,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走进军营,军队兵员素质结构得到优化。2016年,全国大学生网上报名应征人数突破100万;2017年,入伍新兵中大学生过半,成为征集主体;到2020年,多地入伍新兵中大学生占比超过70%。数据变化的背后,折射出国家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兵役法规的日趋完善,以及公民国防意识的普遍提高。

王金霞: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新兵群体有三方面显著特点:一是服役愿望普遍强烈。各地为鼓励适龄青年应征入伍,加大了宣传力度,推出优厚政策,形成“参军热”现象。二是身体条件整体较好。由于各地参军人数较多、选择性增大,加之入伍前各武装部普遍进行一周至半个多月的役前训练,及时淘汰一些身体素质较弱、适应能力较差的人员,入营新兵身体条件整体较好。三是综合素质较高。不少大学生士兵不仅文化素养较高,还具有音乐舞蹈、驾驶修理、网络运用等特长。

沙子呷:我在火箭军导弹工程部队一干就是19年,从普通一兵成长为营长,亲历了不少高新装备器材不断开进施工阵地,是大学生士兵在“人海战术”向“科技会战”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见证者。大学生士兵思维敏捷,文化底子厚、接受能力强,富于创造力和想象力,部队因他们大批加入创新力量得到加强。可以说,大学生士兵把个人理想融入强军实践,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增添了强劲动力。

选择参军就等于选择不一样的人生

■主持人:军营和大学校园有很大不同,刚出校门就进营门,大学生新兵需要做好哪些精神和心理准备?

王金霞:大学生新兵从五湖四海汇聚军营,当对军营的好奇和新鲜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褪去,面对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氛围的改变以及紧张艰苦的训练,一些大学生新兵会感到不适应,产生紧张、焦虑或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入伍前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准备:一是要调整自己对部队的有限认知。许多大学生之所以选择当兵,是与军旅题材影视作品塑造的军人形象分不开的。但影视作品中理想化的部队生活,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所以,大学生入伍首先要抛弃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二是要对“部队和大学的区别”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做好应对模式调整。大学和部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在大学往往专注做事、学业即可,个人不拘小节、自由散漫等问题,只要不出格就不会有人过多干涉;而部队强调纪律、团队一致,不拘小节、自由散漫等问题会严重影响连队、班级的整体形象和战斗力建设。三是要尽可能早开始体能训练。体能是单兵训练的基础,要求高于常人,如果没有提前的适应和演练,很有可能会感到不适应。四是要提高生活自理的能力。大学宿舍与部队营房在整洁度上完全没有可比性,因此,大学生新兵要尽快学习各种做家务的能力,以免入伍后措手不及。

蔡渭滨:大学生选择参军,就等于选择了不一样的人生。从这些年许多优秀大学生士兵在部队的成长情况看,他们成功的背后总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驱动,这种精神力量,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坚定的理想信念。从一开始就确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尽早弄清楚“为谁当兵”“当什么兵”“怎样当兵”等基本问题,确立献身强国兴军伟业的远大志向。二是厚重的家国情怀。1935年,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问了3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发问言谆意切,直抵灵魂,激励了一大批青年大学生携笔从戎、保家卫国。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天的中国正处于由富向强迈进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广大青年传承“以身许国、心忧天下”的精神血脉,投身时代洪流,成长为可堪大任的“后浪”。三是无私的奉献精神。为了“属于千百万人的幸福”,流血流汗、无怨无悔作奉献是军人职业的显著特点。不当空姐当炮长的女大学生士兵袁远,怀揣着“去最艰苦的地方”的入伍初心来到西藏,与雪山为伍,与风沙为伴,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备战打仗先进个人”,成为一朵盛开在青藏高原的“沙场之花”。

沙子呷:从“天之骄子”到普通一兵,身份的转换必然会有一些心理落差。我当副营长时,营里有个名叫多登的大学生士兵,他是来自四川甘孜的藏族小伙子,同样是少数民族的我对他印象比较深。“当初选择部队,专门选了个打导弹的,为啥却在大山中成了扛锹使镐的。”怀揣着“导弹梦”的多登,来到工程部队之初的失落感溢于言表,每天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看到他这种情况,我与他多次交流谈心,使他明白了每一个岗位都是部队的重要“零件”,都是打赢的“螺丝钉”。思想上的转变使多登变得踏实肯干,入伍第二年,他当上了副班长,被评为优秀士兵。

在克服困难与接受考验中成长成才

■主持人:大学生士兵起点高,综合素质强,但在遇到困难与考验的时候,普遍存在抗挫能力弱、心理韧性不足等问题,他们应当如何面对和克服这些弱点呢?

蔡渭滨:相信多数大学生选择报名参军时,是有一些思想和心理准备的,但这种准备要聚焦在吃苦二字上。我认为,大学生士兵要吃得下“三种苦”,即“任务繁重之苦”“训练磨砺之苦”和“纪律约束之苦”。既然来到军营,军人就是我们的第一身份,要把“战士”当作一个学位来攻读。要有“练为战”的初心,在备战打仗的岗位上发挥自身聪明才智。要有“零起点”的平常心,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从头学起,在武器装备的操作性能、日常生活中的作风养成、体能训练的方法技巧等方面,多向班长、老兵学习请教,只有积极适应环境刻苦学习、苦练本领,才能成为闪耀的真金。要有“钉钉子”的恒心,当前,军队建设加快了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步伐,为高素质的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但如果只是把部队当作“过把瘾的体验站”和“镀镀金的加工线”,就难以在部队发挥应有的作用。部队每个岗位都是胜战的战位,但胜战的标准是无止境的,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平凡,受得了艰苦。

王金霞:在这里,我给大学生士兵提供一些缓解情绪的具体做法。首先,要允许自己有不同的情绪。不能一出现烦躁、担心、紧张的感觉就如临大敌。这时候可以做一些积极的生理改变,比如最简单的放松法,先从双手开始,握紧拳头,握到最紧的状态,保持几秒钟,然后慢慢放松,体会放松的感觉。再抱紧双臂,重复上面的动作,然后是双腿、双脚……也可以使用情绪处理箱的方法,把担心、焦虑、紧张的感觉随意在纸上写写画画,投入一个小盒子或箱子中,每天倒掉,把情绪表达和释放出来。第二要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新环境,主动去适应。要主动停止“来这儿是我选择失误”“我要是一直适应不了这里的环境怎么办”等消极自我暗示,多给自己“这是暂时的”“我很快能解决这种问题”等积极暗示。第三要建立密切的战友关系,构建现实社会人际支持系统。和谐友爱的战友关系,有利于新兵适应军营生活,顺利度过“心理断乳期”。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战友,要在交往中多理解、多倾听、多尊重他人,根据彼此间志趣、性格的差异,建立密切、稳定、安全的战友关系。第四要及时宣泄不良情绪,善于寻求帮助。应学会通过合适的途径和方法宣泄情绪。比如写日记、运动、听音乐、跟好朋友交流等方式,都可以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如果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总是调节不好某种不良情绪,不要自我封闭或者试图否认这种情况,而要及时向战友、班长、指导员等请求帮助,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

沙子呷:我当连长时,连队里有一名多愁善感的大学生士兵叫汪啸龙,刚来部队时,对于在没有阳光的洞库中昼夜奋战的辛苦一时承受不了。一次夜班,他“撂了挑子”,跑到我的房间,坚决要求离开部队,在我和指导员的再三劝说下,他才暂时放下了这个念头。后来,在跟随作业班组施工的过程中,他看到无论是老兵还是同年兵都在奋力拼搏着,于是他追问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思想关”过了后,“苦累关”也就容易迈过去了。从此,汪啸龙完全变了一个样,他脏活累活争着干、急难险重抢着上,由于表现优异提了干,现在已是一名连队指导员了。可以说,他是一个在克服困难与接受考验中成长成才的典型。所以,想要加入军营的大学生们,你们或许会面临体能训练的苦累、面临所担负专业的繁重,但你们只要坚守入伍时那份报效祖国的初心,部队艰苦的磨炼会让你们的青春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