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祖国各地

刘绍棠,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 发布时间:2016-06-22 来源:360百科

人物生平

折叠早期经历

刘绍棠学生时期就对文学有浓厚兴趣,大量地阅读课外书。10岁时第一次写作文,创作了一部写满五册作文本的长篇《西海子游记》,在全校引起轰动。 1949年10月,他在《北京青年报》上发表了处女作微型小说《邰宝林变了》, 从此开始了文学创作。1950年一年内,他又写出了20多篇小说,在多家刊物上刊登后, 引起文坛关注。

折叠崭露头角

1951年2月,刘绍棠初中还没有毕业就被借调到河北省文联,在《河北文艺》刘绍棠生活照刘绍棠生活照 编辑部当见习编辑。

1951年9月,被作协保送到通州潞河中学读高中。9月16日,刘绍棠的《完秋》在孙犁主编的《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上发表,受孙犁赏识,后来他的作品经常在该周刊上不经修改就直接发表,并成为孙犁的"得意门生"。 在高中期间陆续发表的《红花》《青枝绿叶》《大青骡子》等作品,赢得了全国性声誉。 其中,因1952年发表的小说《红花》在全国青年中反响强烈,团中央开始对他进行重点培养。时任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同志鼓励他到东北农村去采访,采访的两个多月内,他开始构思小说《青枝绿叶》,把在东北得到的创作素材挪到自己的村子里,换上他所熟悉的人物原型。正是从那时起,他开始走上写家乡、写乡亲的乡土文学之路。 1952年,小说《青枝绿叶》发表,后又被叶圣陶编入高二的语文课本。

1954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期间他研读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并把肖洛霍夫树为自己的榜样,写出了后来被称为"新中国田园牧歌"式的作品。 在北大学习不久,因发现中文系的许多课程设置对他的小说写作帮助不大,一年后正式从北大退学。之后,他专心写作并于1955年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运河的桨声》。

1955年,被共青团中央保送到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研究所第三期学习,后因故停办,未入学。 1956年3月,出席全国青年创作会议,同时, 由康濯和秦兆阳介绍,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当年作协中最年轻的会员。在作协,他得到了沙汀、严文井等作家的写作指导与帮助。 同年4月,经团中央批准专业创作。

折叠人生低谷

1956年至1957年,刘绍棠因发表论文《我对当前文艺问题的一些浅1956-8,刘绍棠和鲍昌在北戴河1956-8,刘绍棠和鲍昌在北戴河见》、《现实主义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以及小说《田野落霞》、《西苑草》等,于1958年3月被错判为"右派分子"。 反右开始后,他遭到一系列的批判, 又被剥夺写作权力,无法重新发表作品,被迫"下乡劳改"。在"劳改"的20年期间,他仍坚持写作。直至1961年11月,刘绍棠才被摘掉了"右派"帽子,在发表了一篇小说《县报记者》后不久,再次被剥夺发表和出版作品的权利 ,回到故乡儒林村。后来,他在乡亲们的保护下,躲过"文革"十年动乱, 心怀感恩,收集材料完成了以家乡人民为原型的《地火》、《春草》、《狼烟》三篇长篇乡土小说的初稿。

折叠重返文坛

1979年,打倒"四人帮"三年后,刘绍棠终于得到彻底平反,重返文坛刘绍棠(左二)在家乡儒林村刘绍棠(左二)在家乡儒林村,回到北京。 共青团中央恢复了刘绍棠之前的名誉及写作的各项权利,并对其作品表示肯定。 这一年起,他先后担任中国作协北京分会常务理事、《北京文学》编委、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乡土小说》丛刊主编。

1980年6月发表的《蒲柳人家》再次引起广泛反响,成为刘绍棠创作期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其创作成熟的标志。 之后,他先后创作的《渔火》《京门脸子》《瓜棚柳巷》等20余部作品,接连获奖,受到读者的欢迎,这些被誉为乡土文学的作品格调清新优美,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1985年,又受丁玲邀请担任文学杂志《中国文学》(1985年12月更名《中国》)副主编。[1]

折叠晚年生活

1988年8月初,刘绍棠由于长年伏案写作,积劳成疾,突发脑血栓住进了宣武医院,虽经抢救治疗,仍造成左体偏瘫,所幸大脑和写字的右手并未受损。大病之后,"为创立乡土文学体系"他又开始顽强地写作。

1996年12月19日,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和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并于1997年1月起正式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1997年3月12日,因肝硬化、肝腹水抢救无效,病逝于宣武医院,年仅6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