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科技教育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高校要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 发布时间:2021-01-27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月25日电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在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导学生养成良好品德、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远大抱负,是我们作为高等教育者履行好使命的首要责任。”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农业大学《大国三农》在线开放课程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表示。

据悉,《大国三农》是由中国农大发挥“三农”教育优势、汇聚名师资源,着力打造的一门面向全国的通识类课程,旨在引领农林学子厚植知农爱农情怀。该课程目前已上线并面向全社会开放。日前,孙其信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介绍,课程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目的,在讲述农业发展的同时,旨在进一步充实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将坚定“四个自信”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树立受教育者对‘四个自信’的价值认同,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须坚持的价值观、思想观和理论观。”孙其信在采访中指出,从农业领域出发是讲述“四个自信”很好的切入板块,通过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脉络,可以带领学生领略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发展与传承。

据了解,《大国三农》课程分为六章,由孙其信、柯炳生、李小云、樊胜根、张福锁、任发政等六位教授授课,融入纪录片形式,深入浅出地解读延绵五千年的农耕文明、“三农”发展的制度创新、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中国方案的国际贡献以及在绿色发展和营养健康领域的深耕探索。

“中国农业的发展史、农业的文明史、新中国农业的成就史,可以很好地诠释‘四个自信’的根本理念。”对于课程安排和设计的缘由,孙其信谈到,通过讲故事、讲历史、讲事实、讲道理,让“四个自信”能够融入到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这是农业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个层面,农业教育需要以农业为故事、落实‘四个自信’、深化‘四个自信’的思想政治课。”

为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培养新型人才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农业取得飞速发展,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孙其信表示,学校录制《大国三农》课程,以中华民族5000年农业发展的历史作为一条主线来梳理,正是希望能够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应有作用。“所以,这门课程是一门通识课,实际更是一门农科领域的思想政治课。”

“教育工作者应当把品德的培养、价值观的形成、远大抱负的树立等,作为新时代育人的使命。”孙其信认为,当前,农科领域的高等教育不应是简单地讲授农业专业知识,还应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孙其信谈到,中国农业大学作为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研究型大学,始终把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产出更多强农兴农的科技成果,作为办学的奋斗目标和方向。面向新时期,中国农大还将进一步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让广大学生真正了解农业、了解农村、了解农民,努力为“三农”事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李依环 实习生吴商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