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逐梦践行

中国反贫困决战的毕节报告 发布时间:2021-01-2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贵阳1月23日电 题:中国反贫困决战的毕节报告

  新华社记者李自良、胡星、骆飞

  当新年的瑞雪如约而至,乌蒙山开始落笔新的一页。

  胜利喜悦仍在,30多年累计减贫630多万人,乌蒙山最穷腹地告别贫困。

  这里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反贫困试验,破解“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的恶性循环。

  这里打响了撼人心魄的反贫困决战,以非常之力啃下“最硬骨头”,把奔向小康的时间折叠压缩。

  在毕节,看懂中国扶贫。

  接续:破题“三极”

  喀斯特,这个以欧洲地名命名的岩溶地貌,在中国贵州西北角的毕节发育完善且影响深远。

  赤水河畔,沟壑纵横,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嵌在大山间。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雨水落下,顺着地下“岩溶漏斗”消失得无影无踪。名为生机,却因为缺水生机全无。

  高流村村民许明权说:“山脚就是赤水河,但水不会往上流。只能种些耐旱的苞谷,祖祖辈辈都缺水、盼水。”

  这就是毕节自然条件的真实写照。1989年毕节在写给贵州省委的一份报告里提道:裸露石山等难利用地达230万亩,每年还在以2万亩至3万亩的速度增加;136万人饮水十分困难;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52.13%……

  生态恶化,往往与贫困落后紧密交织、互为因果、互相激化。1988年,毕节54万农户、265万人未解决温饱。贵州省认为,毕节是“开发脱贫和生态建设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自然条件极差、贫困程度极深、发展难度极大,毕节要在绝境之中闯生路,唯有破题“三极”。

  高流村是毕节反贫困进程中的微小单元,冲破命运羁绊的故事却撼人心魄。新中国成立之后,村里的党员带领大家建设引水工程。在5公里外找到水源,引到村里却需要经过2公里的悬崖绝壁。

  85岁的单怀中当年参与修渠,“腰上挂着绳子,从几百米高的绝壁吊下来,一钎一錾砸出炮眼,再用自制的黑火药一点一点炸。”他说。1958年开工,工程断断续续修了10年,付出了3名村民牺牲的代价,换来了福泽后人的清泉。

  20世纪80年代,村民对“天渠”进行大修,而此时的毕节,正迎来发展的里程碑。为找到一条中国扶贫新路,1988年,国务院批复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开启了一场前所未有、目光深远的反贫困试验。

  率先提出开发扶贫,比1994年国家启动“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早了6年;率先提出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和谐发展,比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形成可持续发展共识早了4年;率先探索统一战线多党合作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一揽子改革举措在毕节诞生实践。

  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吴愿学说,“接续奋斗”是毕节开发扶贫的最强音。中国共产党人为改变这里“苦甲天下”面貌,接力扶贫,持续努力,深刻践行初心和使命。“特别是进入新时代,面对脱贫攻坚最困难人群精准发力,誓揭‘锅底’,不让一个人掉队。”

  决战:非常之力

  牛栏江边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海坪村,一处尚未完全拆除的旧房让人震惊。以天然岩洞为墙,用黄泥夯土筑门,一张床、一个土灶便将这昏暗狭小的“岩洞房”塞满。很难想象,直到2018年,这家人还住在里面。

  在100多公里外的威宁县城朝阳新城易地扶贫搬迁小区,记者找到了他们。“天哪,你们去了我那老屋,我羞都羞死了!”69岁的搬迁户熊竹兰说,那些年老伴、儿子都生病,两个孙子在读书,连生计都成问题,哪里还有钱修房子。

  2018年底,熊竹兰一家5口搬到100平方米的新家,新生活从此开启。儿子在附近找到保安工作,两个孙子一个在县城卖烧烤,一个在读中职。“如果没有政府帮助,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过上现在的生活。”她说。

  直到2014年底,毕节仍有165.9万贫困人口,是贵州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多、脱贫任务最重的市州。吴愿学说:“仅靠常规做法,已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啃下‘最硬骨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必须采用非常之力,打破脱贫的渐进步伐。”

  精准,是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关键词。“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有没有读书郎”,这个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四看法”,是威宁县迤那镇五星社区独创的土办法。“干部到老百姓家核算收入,经常算不清楚,有些老百姓不讲实话。”五星社区党支部书记李仁兵说,“四看法”把上级政策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效果立竿见影。2014年,五星社区精准识别出134户438名扶贫对象,无一人提出质疑,老百姓都赞同。

  隆冬时节,威宁县双龙镇红光村蔬菜基地绿意盎然,西蓝花、莲花白、大白菜、白萝卜销售额已达60多万元。“全县2019年5月开始推进产业调整,当年9月建成40万亩蔬菜基地。”威宁县农业农村局技术员祖贵东说,脱贫攻坚等不起,必须要有超常规措施。

  大方县凤山乡的一类贫困村银川村,2019年末脱贫摘帽。村党支部书记杨天啸算了一笔账:发展猕猴桃2200亩,冬荪10万平方米;开办电商中心、砖厂;发展屯兵遗址旅游项目……近年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各类资金达5000多万元。“这对一个贫困村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赫章县汉阳街道金银田社区安置了易地搬迁群众2458户、13592人。当地吸纳企业开办假发厂、快递公司、制衣厂等,实现了户均一人以上就业的目标。如今,在毕节的版图上,1591个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村寨已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139个规范的集中安置点,32万人挪出穷窝搬进新家。

  决战之时必用非常之力。从2014年底,到2020年11月23日最后3个贫困县脱贫摘帽,毕节在这场争分夺秒的攻坚战中,平均每年有27.7万人、每天有770人、每小时有32人脱贫。

  新路:流淌生机

  生机镇高流村绝壁“天渠”下面一片生机盎然,1200亩橙林在冬天迎来丰收季。络绎不绝的小货车、三轮车进村拉货,村民在树下就做起了生意。村民许华的5亩纽荷尔橙进入盛果期,这些天他一直忙着给客商摘果、装车。“一斤3元,一亩地至少收入1.5万元。”

  漫山遍野的橙林,多亏了祖辈父辈修的“天渠”,水从绝壁引下,接上水管流过橙林。许华的爷爷许光美,当年修渠时牺牲。“我们家一直以爷爷为榜样,想想当年长辈们如何奋斗,谁还好意思继续‘等靠要’呢?”许华说。

  从高流村走向更广阔的毕节大地,处处流淌着生机。试验区成立30多年来,累计减贫630多万人,毕节为什么能?解开“毕节密码”,更深切、更真实看懂中国扶贫。

  这是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之路。开发扶贫、生态建设是毕节试验区的两大主题,寓生态建设于脱贫攻坚,用脱贫攻坚促生态保护,毕节试验区森林覆盖率从1988年的8.9%,增长到2020年的60%,人与自然从“对抗”走向“共赢”。

  这是一条以改革推进发展的跨越之路。2014年以来,毕节实施国家的改革举措100余项,承担了20余项国家改革试点和50余项贵州省改革试点。毕节因改革而兴、因改革而活、因改革而进,实践证明,越是贫穷落后的地方,越需要加快改革。

  这是一条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团结之路。“众人拾柴火焰高”,统一战线30多年帮扶不断线,协调项目900多个,引进资金1200多亿元,汇聚力量向贫困发起总攻。

  毕节试验区承载了为中国扶贫探新路的使命。在新的起点上,这片特殊的“试验田”正面临新的使命。毕节市委书记周建琨说,从“试验”到“示范”,毕节将以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多党合作实践等关键重点为突破口,全力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