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 潘仕学
曾经常年在外打工,洗过车,做过鞋,开过琴行。偶然的机遇,让他重拾父亲的银匠工具。学手艺,开店铺……几年前,他回到家乡,和乡亲们一起让银匠村又响起打银的叮当声。
第一次创业
成为银匠
潘仕学的老家在贵州省雷山县西江镇麻料村,这个坐落于群山环抱的小村寨,银饰加工已有600多年历史,素有“银匠村”之称。由于手工锻造受到机械化生产的冲击,银匠纷纷外出谋生,银匠村逐渐不见了银匠。“父亲年轻时也专门打银饰,村里经常响起打银的叮当声。”因为家里穷,听着叮当声长大的潘仕学,高中之后反倒四处漂泊,“洗过车、开过琴行,也进过皮鞋厂和家具厂,可一直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事”。
2008年回家过春节,潘仕学到久居凯里的堂哥家做客,没想到自己的人生轨迹就此改变。
“堂哥开店做银饰,刚坐下没聊几句,就问我要不要跟着他一起干。”想着既能照顾家还能挣到钱,再看一长串的订单,潘仕学满眼羡慕。
当天赶回家,潘仕学立刻将父亲的工具打包,第二天便返回凯里,跟随堂哥学起手艺。出乎意料的是,没过多久,堂哥将他“赶”了出去,让其自立门户。
尽管只掌握些基础技能,但潘仕学不想放弃,决定学多少用多少。他发现,银饰这行离不开技术和客户,两者挂钩才能生存。“除了学到的传统样式,我还上网找了不少年轻人喜欢的新潮图样,把它们融合起来再打样。”
为找寻客户,每逢有人到周边店铺收货,潘仕学就拿起自己打的样上前自荐。看到他的饰品工艺精细,款式新颖,报价还低,有些客户愿意尝试,一来二去,订单渐渐就有了。
“多的时候,客户一次性订上百只手镯、戒指。”随着客户逐渐稳定,潘仕学在凯里顺利开起店铺,“靠着这门手艺,终于找到了喜欢的事业。”
第二次创业
非遗触网
线条是否流畅,图案是否精美,整体是否和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工序繁杂,真要上手,并非像外行认为的那般简单。
“工艺讲究细致,注重细节,得严格要求自己,打稳基础。”凭着一股较真的劲头,潘仕学的银饰愈发走俏,“改的次数多了,审美也提高不少,他们都喊我‘返工高手’!”
从设计到制作,从包装到发货,潘仕学一人撑起店铺。没做几年,电商又成为备受追捧的焦点,他也不甘安于现状,盘算着走条新路子。
培养客户、开拓市场都需要从头来过。为节约成本,最艰难的时候,材料只能变着花样省着用。“一斤原材料,做成产品拍完照片后,重新熔掉,再做成其他样式,反复循环着用。”好在摸索了半年多,潘仕学的网店活了下来。
为更好地打开市场,让银饰产品走进年轻人生活,潘仕学选择将其拆分、简化,创新设计。“较大的头饰可以变成小的胸针、吊坠,方便点缀生活。”每次投放新品,他还注意收集网友留言反馈,有针对性地调整、改良。
此后,潘仕学还抓住机会参加培训,提升工艺流程、产品设计等经验。依靠边做边推广,潘仕学一年赚到20多万元,如愿尝到非遗触网的甜头。
第三次创业
探索农旅
2017年底,潘仕学响应政府号召,返乡创办工作室。“蜷缩在城市的角落里,难以看到银饰的未来,得找回它的根。”
2018年3月,潘仕学的工作室正式运营。“如何吸引银匠返乡?关键要让他们看到,做回老本行,能过上好日子!”凭借积累的电商经验,他开启线上直播,很快成了网红银匠。
“2020年订单破了百万,线上占七成。”为保证按时交货,带动更多人增收,潘仕学一边将过半的订单分给村寨其他师傅,一边继续开拓新的销售平台,增加客源,“只有更多的订单,才能吸引更多银匠返乡发展,村寨才能旺起来。”在潘仕学的带动下,已有10多位师傅返乡创业,村寨新增银饰锻造工坊14家,总数达16家,平均每家年收入超20万元。
手艺人过得好,年轻人才肯学。工作室成立后,潘仕学还收了两个徒弟,年纪均20岁出头,“两个小伙子踏实肯学,有自己的审美和想法,更能精准对接年轻人的需求。”
“来自全国各地学习、体验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的学生、游客不断增加,带动了银饰销售和餐饮消费,农村旅游有了雏形。”新的一年,潘仕学在做好银饰的同时,还开起农家乐,做足传统手艺大文章。
如今,沿着细长的石板路穿行村寨,每经过一家工坊,都能听到里面传出清脆响亮的叮当声……
小贴士
银饰的清洗与保养
清洗方法:银饰跟空气接触容易氧化,形成氧化硫,呈黑色或少许暗红。可用苏打水配盐,放在不锈钢的盆里煮沸,待银饰表层的氧化硫软化,随即用软毛刷轻轻揉搓,再用干净的布或纸巾擦拭干净。或挤少量牙膏到银饰表面,用软毛牙刷轻轻刷洗,待黑色部分逐渐消失,用清水冲洗即可。
保养方法:银饰最佳保养方法便是坚持佩戴。人体的皮肤会分泌油脂,与银饰摩擦,使其更加光亮;佩戴时,银饰也会与衣服摩擦,使其保持干净。未佩戴时,需密封装好,防止氧化变黑。
银饰佩戴一段时间,可用牙膏简易清洗,保持光亮,平时可用专业的擦银布擦拭。喜欢游泳的朋友,则要摘下银饰,更要避免与温泉、海水接触。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16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