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1月10日电 题:守护生态安全,这一棒我来接!——森林警察“第三代”的梦想
新华社记者赵雪彤
郭文乐翻开相册,面前的老照片里,壮年时的爷爷郭孝思穿着“72式”林业公安制服,站在还是少年的爸爸郭晓强身后。照片的背景是爷爷曾经工作的大庄森林派出所。上小学前,森林派出所给郭文乐留下了难忘的回忆,有一个关于森林的梦想就在她的心里扎根。
郭文乐是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第一中学的一名高二女生。小时候,她生活在林业的“圈子”里,常常在爸爸工作的森林派出所度过周末。
“不管是在派出所、林场,还是在旅游景点,爸爸都会教我认路边的植物。”郭文乐说。认得好几十种植物的她,对森林有着特别的感情,她经常思考,“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些植物长得更好。”
郭文乐的梦想要从爷爷郭孝思说起。这位73岁的老人,大半的人生都在和林业打交道。每次见到孙女,郭孝思总爱絮叨年轻时与盗伐林木的村民“斗智斗勇”的趣事。
从15岁到林场工作,到1983年林场组建第一批林业公安,再到60岁从森林分局刑警队退休,郭孝思参与办理的案件不计其数。
“有的包工头来到派出所,气势汹汹地说,‘砍两棵树怕什么,这树是吃露水长大的,又不是你们养大的’。”郭孝思说,浦城县位于福建省最北端、闽浙赣三省交界处,是福建的“北大门”, 20年前,林业的案件复杂难办,经常要跨省抓捕。
“那时村民谋生的方式少,经常为了一点小利就盗砍滥伐。”郭孝思说,“现在经济发展了,国家的政策也好了,村民在山上种食用菌、卖土特产,自然就不用去盗木头挣钱了。”
对郭文乐的爸爸郭晓强来说,选择从事林业工作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在这张1983年拍摄的老照片里,郭晓强穿着他母亲照着森林公安制服的样式亲手缝制的“仿款”外套。
“穿上制服,责任在肩。我在林场出生、在林场长大,也想要继续在这里工作。”1987年,郭晓强在选择院校时,毫不犹豫地报考了福建林业学校。毕业后,郭晓强回到石陂林场工作。五年后,郭晓强穿上了真正的森林警察制服。
“这些年来,老百姓的意识提高了。越来越理解我们的工作。”郭晓强现任浦城县公安局石陂森林派出所所长,在他看来,和父亲相比,“保障生态安全的工作已经轻松了不少。”
2019年,公安机关管理体制调整,国家层面森林公安局将并入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不再保留森林公安警种。“将来我们要做的不单单是林业的工作,而是‘大生态’的保护。”郭晓强说。2020年,浦城县公安局森林分局抗疫情、严打击、护生态,森林刑事案件立案40起,破案37起,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80余万元。在森林分局的不懈努力下,林区治安持续向好发展。
在林业部门工作近30年,郭晓强经常用种树向女儿讲述人生的道理,“十年树木。砍掉一棵树只是一瞬间的事,但是种一棵树,造一片林需要几十年。人生也是这样,放弃很容易,坚持才能让梦想枝繁叶茂。”
正在备战高考的郭文乐,也对梦想有了更坚定的看法,她希望未来能够从事与生态保护相关的科研工作。“保护生态、保护森林不仅需要有人守在一线,还需要从源头上找到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