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
作者:任维东(光明日报高级记者、云南记者站站长)
拥有苍山洱海的大理,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的目光。但是,如果没有赶过那里的三月街,就不能算是了解大理,因为它太与众不同了。
“一街赶千年,千年赶一街。”这是流传在大理洱海地区的一句民间谚语,说的正是三月街。何谓三月街?其实就是从南诏大理国时期延续下来的当地最大的一个乡村贸易集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起,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为期5至7天。毫不夸张地说,三月街在大理乃至整个云南省众多乡街中,是最大、最古老的“街子”。
小时候在山东老家,随大人去赶集,就是在乡村集市上买卖货物,至今仍对那种拥挤热闹的场面难以忘怀。而在云南、在大理,说“赶集”本地人听不懂,因为他们一律统称为“赶街”。这也体现了南北文化的差异。
去大理赶过多次三月街,规模较大的一次在2017年。那是阳历4月11日上午8时许,苍山脚下的一座赛马场看台上早早便坐满了八方来宾。场内跑道上,不时有从省内外各地赶来的赛马队在做开幕式表演前的练习。
蓝天丽日,苍山高耸,洱海波澜不惊。上午9时整,一年一度的三月街正式开街。伴着20多把冲天过山号“呜呜”响,成百上千名身着白族传统服装的“阿鹏哥”与“金花妹”开始了歌舞狂欢表演。整个开幕式演出分为《盛世迎春》《傈僳欢歌》《动感风采》《花山歌海》《彝山神韵》《家在大理》六个篇章,来自大理州12个县市的1200多名各族演职人员参加表演,为八方宾客展示最有大理特色的乡音和乡情,也描绘出大理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的一幅幅美好画卷。
“走,带你赶街去!”看完开幕式演出,一位相熟的白族朋友便拉着我,融入人流开始“赶街”。
由大理古城西门进入,沿着通往三月街主场长达一公里的大路逛过去,两旁商家云集,琳琅满目。从剑川木雕、大理石制品、下关沱茶、大理梅子,到白族的三道茶、砂锅鱼头、乳扇、酸木瓜炒鸡、喜洲粑粑等,吃穿玩用,可谓应有尽有。
边走边逛,在古老的大青树下对歌台,一对身着白族服装的青年男女正在用白族话表演对歌。虽然听不懂歌词,但从演员的表情和旋律里,却能感觉到他们唱的一定是当地最有代表性的情歌。
从江苏江阴旅游到云南大理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亲自体验了一回赶三月街,并将所见所闻在《滇游日记八》中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十五日是日为街子之始。盖榆城有观音街子之聚,设于西演武场中,其来甚久。自此日始,抵十九日而散,十三省物无不至,滇中诸彝物亦无不至”。这里说的观音街子,即现在通称的三月街。
传统三月街,其物资交易以骡马、山货、药材、茶叶为大宗。白族人民以及附近的汉、彝、纳西、藏、傈僳、回等各族群众纷纷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赶着牲畜,人背马驮、手提肩挑着山货药材和农副产品,聚集在苍山脚下交易。按照传统习惯,赶街的人白天进行贸易,晚上就在宿营地唱歌跳舞,这热闹的场面通常要持续几个昼夜。
望着街市上密密麻麻的人群,已经逛得脚疼的我,深感以前在北方赶过的乡村集市,无论从参与人群、经营面积到活动内容、总成交额等,都难以望三月街的项背。清朝末年编撰的《大理县志稿》如此记载:“盛时百货生意颇大,四方商贾如蜀、赣、粵、浙、桂、秦、黔、藏、缅等地,及本省各州县之云集者殆10万计,马骡、药材、茶市、丝棉、毛料、木植、磁、铜、锡器诸大宗生理交易之,至少者值亦数万。”
1992年,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经大理白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通过,三月街被确立为大理州的民族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举办。活动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每年赶街的人数以百万计,全国各地甚至是海外都有人前来参加。2008年6月7日,大理三月街被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三月街不仅可以让人感受到在大城市里难觅的乡音乡貌,领略到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抚慰游子埋在心底的思乡之情,还变身为让大理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大理的一座生动的民间桥梁和纽带。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26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