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人物风采

阮长耿:用“烛缸”精神照亮百姓健康之路 发布时间:2020-12-22 来源:光明日报

  【光明访名家】  

  光明日报记者 苏雁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杨舒婷 姚臻

  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11号楼二楼,有一间再寻常不过的办公室。每天,81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阮长耿在此查阅文献、撰写论文,与学生探讨临床及科研问题。只要工作起来,已入耄耋之年的阮长耿还是习惯性地“小跑”。他说,这是几十年来养成的习惯:争分夺秒,只争朝夕。

  从鉴定出国际上首个抗血小板膜糖蛋白I单克隆抗体,到建立我国第一个血栓与止血研究室;从相继研制成功180多株“苏州系列”单克隆抗体,到血液学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造福广大患者,阮长耿一生坚守严谨治学的初心,倾尽全部心血于血液学临床科研,被国内外同行誉为“中国血小板之父”。

  师从名家,矢志血液学研究

  1939年,阮长耿出生于上海一个普通家庭,少年时目睹了母亲身患绝症深受病痛折磨,从此便立下了悬壶济世之志。1958年,阮长耿凭借优异成绩被保送到北京大学,但当时的北大并未开设医学专业,他只好选择了与医学接近的生物化学专业。六年寒窗,阮长耿在名师荟萃的北京大学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养成的严谨求实的治学作风更是影响了他一生。

  毕业后,阮长耿被分配到了苏州医学院从事血液学研究,后来又在医院安排下走进病房,直接对接临床。让阮长耿感到惊喜的是,他得到了我国血液学奠基人之一、著名血液学家陈悦书教授“亲授”。跟随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查病房、出门诊、讨论病例,一向勤勉好学的阮长耿如鱼得水。临床操作中遇到典型病例,陈老总是勉励他独立动手实践。

  耳濡目染下,阮长耿系统学习了医学基础理论,掌握了丰富的临床专业知识。“在陈悦书教授的指导下工作,可以说是读了一所最好的医科大学!”回忆起那段成长岁月,阮长耿感慨。

  1979年,40岁的阮长耿凭借突出的学术成果,被派到法国巴黎第七大学圣路易医院血液病研究所进修。留法期间,他遇到了世界著名血液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卡昂教授。当时,卡昂教授在对“巨大血小板综合征(BSS)”进行研究时,发现BSS患者的血小板缺乏糖蛋白I,进而推测血小板膜糖蛋白I在血小板粘附中起主要作用。为揭开血小板粘附机制这一谜团,阮长耿主动请缨承担该课题研究。他一头扎进实验室连续奋战,最终成功鉴定出世界上第一株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I单克隆抗体,阐明了其在血小板粘附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这一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发现,开启了血小板研究的新纪元,对于一系列血小板膜糖蛋白缺陷造成的出血性疾病的诊治意义重大。

  之后,凭借这一重大研究成果,阮长耿被破格授予法国医学生物学博士学位,成为获得该学位的第一位华人留学生,也因首先用单克隆抗体研究血小板获得成功而被载入科学史册。直至3年后,第二株同样的单抗才被美国科学家发现。

  攻坚克难,“烛缸”里创出“全国第一”

  “我是中国人,我的事业在中国。”留法学习期满后,他婉言谢绝了师友们的诚意挽留,毅然选择回国。

  回国没多久的阮长耿在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牵头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血栓与止血研究室。与国外同类研究室相比,这间由苏州医学院招待所腾出来的空房和少得可怜的设备“拼装”起来的研究室实在过于简陋,就连其中的两台仪器和一批试剂,还是阮长耿在法留学时用节省下来的奖学金购买的。

  研究室有了,科研上遇到的困难接踵而至。“当时缺乏实验仪器,同学们就自己动手制作二氧化碳培养箱,没有胎牛血清就联系农场四处寻找。要知道,中国第一组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就是用这个自制的二氧化碳培养箱培育出来的。”对当时科研条件的艰苦,阮长耿记忆犹新。

  正是凭借“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一股劲儿,阮长耿带领研究小组精心构思,用有机玻璃自制了土设备“烛缸”,代替二氧化碳培养箱,经过反复摸索,“烛缸”中所需温度和湿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都能达到细胞培养要求,由此实现了国外培养的杂交瘤细胞株AN51在国内的成功传代。

  1988年,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成立,阮长耿担任所长。秉持“刻苦攻关、只争朝夕”的科研精神,阮长耿前瞻性地把握血液学发展的前沿和热点,坚持科研与临床相结合,带领团队一次次开创多个“第一”。

  阮长耿直接推动了苏州大学血液病学科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在恶性血液病治疗领域的干细胞移植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自2001年成功完成江苏省首例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迄今研究所已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1580例,其中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数位居全国第一,并荣膺全国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先进集体称号,成为华东地区最大、全国第二的血液移植中心。2019年,苏大附一院血液学科又获批成为科技部首批建立的国家级血液学临床研究中心之一,而这也是江苏省第一个国家级医学研究中心。

  栽培后生,让“中国血液”登上国际学术舞台

  熟悉阮长耿的人都知道,他对待科研严谨求实。关键程序一定要自己动手,即使实验的准备工作,也从来不嫌烦琐,做得一丝不苟,有时甚至一个同样的实验要重复做几十遍。这是他一直秉承的治学之道,在潜移默化中也在影响学生。

  每年3月15日是血液学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日,之所以选定“打假日”,阮长耿说,是为了告诫学生做学问要严谨求实,一定不能弄虚作假,从学生时代就树立起良好的科研道德和医风医德。

  作为中国血栓与止血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军人物,阮长耿培养了一批批在学术及临床领域都颇有建树的后起之秀。自1981年起,亲自培养博士后6名、博士研究生61名、硕士研究生75名。学有所成的学生们已站立在国内外学术舞台的中央。在阮长耿的推动下,血研所还与国外10多个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科研合作关系。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诊治中,阮长耿也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的最新进展。在疫情早期,他就敏锐地观察到血栓形成是重症患者的高危因素,归纳了凝血指标动态变化对于鉴别重症患者的关键作用,并派出血液临床医学中心的专业人员参与苏州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指导团队成员及时总结苏州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经验。

  在今年举办的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暨首届“苏州科学家日”活动上,阮长耿荣获首届“苏州科学家勋章”。面对以城市名义授予科学家的最高礼遇,阮长耿谦虚地表示,自己只是苏州众多科技工作者的一个代表,这个奖更多的是颁给整个苏州血液研究团队的。

  “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血小板看上去实在微小,但其在止血凝血方面的强大作用却无可取代。研究血小板,只有做好很小的事,才有可能做成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大事!”阮长耿真诚地勉励团队成员,要发挥苏州血液学研究“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传统,集中精力做创新性的科研,以更多的成果回馈社会、造福百姓。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21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