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影视体娱

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完工 发布时间:2020-12-04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2月3日电(董兆瑞) 记者从北京市重大项目办获悉,日前,全国首个残疾人冰上项目训练专业场馆——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顺利完工。场馆设置2块60m×30m冰面,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轮椅冰壶和冰球训练场地。目前,两块冰面均已完成制冰工作,国家残疾人冰壶队即将入驻。

据了解,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位于顺义区后沙峪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园区内,该项目占地面积18000㎡,建筑面积31473㎡,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项目包含残奥冰球比赛训练馆、轮椅冰壶训练馆以及综合楼。训练馆主要为运动员提供训练服务,综合楼主要为运动员公寓、餐厅和医疗康复、科研及教育培训用房,运动员公寓共设64间房,可供128名运动员住宿。

两块冰面均已完成制冰

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工程环境部部长赵根祥介绍,冰壶和冰球馆设计理念来源于冬奥会与冬残奥会的会徽“冬梦”与“飞跃”,提取“梦”与“飞”的概念,形成“冬奥梦之翼”寓意。“从高处看,楼体整体造型好似一对雪白的翅膀,表达了运动员追求梦想、展翅高飞的美好寓意,也寄予了运动员们不断超越自我的奥林匹克精神。”

记者了解到,场馆设置2块60m×30m冰面,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轮椅冰壶和冰球训练场地。目前两块冰面均已完成制冰工作,国家残疾人冰壶队即将入驻。赵根祥介绍,为方便残疾人运动员训练,保证冰面与冰场周边地面平齐,两块冰面标高均下降4cm,方便残疾人运动员进入冰场。此外,冰球馆的运动员更衣室到冰场通道整体更是铺设了283.5㎡的仿真冰面,解决残疾人运动员更换完冰橇后从更衣室到达冰面这段路程的通行问题,为残障运动员进行冰雪运动提供最大便利。

无障碍设计尽显关怀

据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无障碍协调处处长彭四田告诉记者,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参照国内无障碍设施以及国际残奥委会相关要求的最高标准进行设计建造,整个场馆本着“逢棱必圆、逢角必圆、逢坎必平”的原则,采用全平面设计,即场馆内部所有地面都是平整的,不存在任何凸起高差,方便残疾人出入。而且所有的墙面阳角都做抹弧处理,对残疾人起到了非常好的保护。通道墙壁上无障碍扶手采用两层设计,分别距离地面70cm和90cm,可满足不同残疾人群需求。扶手表面采用树脂材质,具有冬夏恒温、抗菌抗病毒的功能,并且具有一定的柔软性,使得握持感更舒适。

记者注意到,无障碍设计细节体现在场馆各处。无障碍电梯除了在正常高度设置的一组电梯上、下按钮外,在距离地面20cm的地方,还设有一组上、下按钮。据了解,这是专门为轮椅人群设计的,他们可以直接用脚触碰按钮,方便乘坐电梯。同时,电梯门采用透明玻璃设计,轿厢内外能相互看到,方便彼此出行。当按下任意一个按钮时,同向的两个按钮会同时亮起。

运动员公寓房间内家具充分考虑了残疾人的使用特点,包括书桌的容膝空间,低位的床、门框警灯以及低位的紧急呼叫按钮等。特别是将窗户把手高度设置在110cm左右,比正常窗户把手低20cm,采用旋转式开关设计,运动员坐在轮椅上也能方便的开关窗户。卫生间设计同样处处体现着无障碍理念:半自动平移门设计、可移动式浴凳、双方向L型扶手等无障碍设施,细节考虑门洞净距、洗漱台高度、容膝空间等。此外,马桶创新使用了双位排水控制系统。“这是此项目自主创新研发的一套控制系统,墙面设有两个控制按钮,解决了上肢残疾或下肢残疾的人士使用一般马桶不便的问题”彭四田解释说。

具备“两栖”能力 赛后将向公众开放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充分考虑赛时需求和赛后利用,在满足冬奥会比赛标准的基础上,提前规划赛后利用,积极实现精彩奥运与赛后场馆可利用、可经营、可持续的双目标。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比赛训练馆也实现了冬季和夏季运动项目的“两栖”能力,具备冰场和夏季项目场地双向转换的能力。“一方面可以满足北京冬奥会的比赛要求,另一方面又提升了场馆今后运营能力和利用率,可以满足冬夏季不同运动的场地需求。”赵根祥说。

据了解,冬残奥会结束后,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中心除了保障国家队的日常训练,还将承担多维度的功能。在承接国内、国际单项赛事的体育比赛、教学等任务的同时,还将积极发挥功能辐射作用,将大力发展残健融合项目,为社会和残疾人群体参与冰上运动提供共享服务。届时,不仅残疾人,健全人在这里也将体验到舒适方便的软、硬件服务。两座训练场馆将通过冬季和夏季运动项目的转换,可以变身为多功能场地,可开展球类活动、文化演出、商业推广等,为一般的比赛训练以及全民健身提供高标准的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