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之歌】
光明日报记者 任欢
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调试车间,罗昭强可谓大名鼎鼎。30年来,罗昭强勤于钻研、勇于创新,先后解决难题340项,取得创新成果200余项,荣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累计为公司节省费用2400余万元。
面对耀眼的成绩,罗昭强却总是谦虚地说:“产业报国,勇于创新,是我们每一位高铁工人的本色。”
2015年,罗昭强经过深思熟虑,从一名维修电工,转岗至高铁生产调试一线。面对全新领域,罗昭强躬身从“学徒”做起,手机电脑存满各种图纸,连早晚乘坐班车都在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罗昭强厚积薄发,很快成为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调试车间技术团队负责人,率领团队先后完成一系列国家和企业重点项目的试制和调试攻关工作,取得了数十项调试方法的创新,保证了动车组“零故障”出厂。
“新时代的技术工人,不仅要埋头苦干,还要懂技术、会创新”,这是罗昭强一直奉行的工作法则。面对国外调试设备的技术封锁,罗昭强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列车端部模拟器等动车组关键调试装备,打破国外市场垄断,将设备成本缩减为1/10,将调试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中华技能大奖是国家颁发给技术工人的最高荣誉,获此奖者被尊称为“工人院士”。2016年,罗昭强摘得中华技能大奖。
收获成功的喜悦,罗昭强在创新之路上越战越勇。他将目光又锁定在城铁车和出口车项目上,先后研制出“城铁车调试模拟装置”和“海外高端市场地铁列车模拟调试装置”。其中,“海外高端市场地铁列车模拟调试装置”以100万美元每套的价格成功打入海外市场,开创了中国工人发明创造登陆海外高端市场的先河。
2018年,得知国家科技进步奖开始申报评选的消息,罗昭强兴奋不已,他利用丰富的动车组网络、牵引、制动等调试经验和所擅长的列车故障判断和逻辑分析绝活,主持完成了高速列车整车调试环境模拟技术及应用项目,填补了该领域国内外技术空白,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在罗昭强看来,企业进步、高铁事业发展需要大量技能人才来支撑。为此,他依托公司组建的首席操作师工作站和劳模创新工作室广募学员。为把自己多年所学倾囊传授给青年人,罗昭强采取“量体裁衣”“分类塑造”的方法,带领徒弟做攻关项目、写创新论文,为徒弟设计不同方向的职业生涯晋升渠道,让徒弟们各展所长、百花齐放。除现场教学外,他还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辟“技能微培”“微课堂”等,通过微信群无私分享经验,随时教、随时学、随时论、随时解。在他微信群里,光是来自本企业外的学员,就遍布全国各地30多家企业。
如今,罗昭强工作室的成员,已由最初的10人发展到75人,囊括各类顶尖技能人才,工作室成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就有59人。
“我热爱这份工作,我最大的希望就是经我调试的列车,每一天都能够安全、平稳地运行。”罗昭强说。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26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