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文艺博览

蒲翁故里淄川:三百年“高龄”俚曲登戏台重获新生 发布时间:2020-11-04 来源: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光明日报通讯员 闫盛霆 唐琼

  “聊斋俚曲在内容上展示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画卷,塑造了社会各阶层中的典型人物,可以说是《聊斋志异》的延续。300多年前的俚曲唱起来了,蒲松龄他老人家该放心了。”蒲松龄第11世孙蒲章俊感慨地说。

  蒲章俊是第二批聊斋俚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从7岁跟着太祖父蒲人润学唱聊斋俚曲。“一到晚上,睡觉前,太爷爷不是给我讲故事,就是教我唱曲子。小时候光知道学唱,不知道唱的是聊斋俚曲。上小学后,从启蒙老师那儿才知道,原来这就叫聊斋俚曲。”采访中,蒲章俊再次唱起了聊斋俚曲《蓬莱宴》中曲牌名为“银纽丝”的小曲,轻巧别致,韵味十足,俗中见雅,让人称赞。

  传承与创新

  聊斋俚曲,流行于山东淄博市淄川区的地方传统音乐,被称为中国明清时期民间音乐的“活化石”,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将自己创作的唱本配以当时流传的俗曲时调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音乐文学体裁,因蒲松龄的斋名为“聊斋”,故称“聊斋俚曲”,也有人称“蒲松龄俚曲”。它用明清俗曲作曲牌,以白话方言为载体,用曲牌联套为结构形式,以唱白相间、散韵交织作文体,编织成了包含小曲、说唱、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内的艺术综合体,是堪与《聊斋志异》相提并论的俗文化代表。语言上,通过简单生动的叙写,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出神入化,形成了俚曲独特的艺术品种。据蒲章俊介绍,2006年5月,“聊斋俚曲”的曲牌音乐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百多年来,聊斋俚曲靠的是口口相传,从20世纪五十年代至今,仅搜集到12个曲牌、19首乐曲。由于年代久远,很多人已不知俚曲为何物,会说唱聊斋俚曲、能评述研究的人寥寥无几且年事已高,俚曲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聊斋俚曲的保护和传承已迫在眉睫。”蒲章俊说。

  2008年7月,在淄川组建成立了淄川区聊斋俚曲剧团,聊斋俚曲在蒲翁故里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曙光。

  剧团成立后,在保护、拯救、传承聊斋俚曲方面不遗余力做了大量的工作。陈倩、杨道坤等老艺人,多次去蒲家庄等有关村落,走访采风,搜集、记录有关民间俗曲音乐,不断完善聊斋俚曲的内涵。同时,致力于聊斋俚曲的搜集、传唱、培训、开发,剧团的成员们在认真研究聊斋俚曲音乐唱腔的音韵特色基础之上,与民间艺人切磋,研制出了专门为聊斋俚曲戏伴奏的主奏乐器——俚胡。将搜集到的已濒临失传的12个曲牌、19首乐曲整理编辑成《聊斋俚曲音乐集》,印刷了2000册,免费分发到全区文化部门、镇、街道文化站及各社区文化活动站点供广大群众学习、传唱。通过将聊斋俚曲送到老百姓家门口的形式,让老百姓从耳闻到眼见,听俚曲、学俚曲、唱俚曲。试行创编、排演了聊斋俚曲戏,和淄博市五音剧院建成“以院带团”的帮带关系,在市五音剧院的带动指导下,剧团组织了聊斋俚曲曲牌演唱培训班和戏曲基本功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团员的演艺水平,增强了传承、保护聊斋俚曲的实力。

  “传统曲牌方式难以流传,将俚曲编成人们喜闻乐见的戏曲形式,利于更好地传播和继承。”淄川区文化旅游和新闻出版局有关负责人说。

  剧团深入挖掘素材,创新编排剧目,根据蒲松龄著作中的故事、轶事等创编了16部,这些剧作,有的借古鉴今,惩恶扬善;有的嬉笑怒骂,抨击时弊;有的标新立异,褒扬功德、孝道;有的讴歌先模,弘扬社会新风……戏文中不乏淄川一带的方言、土语、民风、民俗,诙谐幽默,寓教于乐、寓理于情,搬上舞台公益演出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我们以保护、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聊斋俚曲为宗旨,志愿从事聊斋俚曲的创作、演唱、传承活动。目前,40多名团员参与创编、排练、演出的积极性都很高,能够主动从事各种聊斋俚曲曲牌的搜集、整理、演唱,并创编聊斋俚曲戏,用戏曲形式演绎非遗曲目,形式更新颖,内容更丰富。”聊斋俚曲剧团团长李兰珉介绍。

  贴近基层 送戏到家

  “百场俚曲走村镇,一片丹心惠民生。”一面鲜艳的锦旗悬挂在聊斋俚曲剧团的编排场地。李兰珉介绍着锦旗的来历:“2015年12月,为庆祝剧团年度演出达到105场,淄川区委宣传部、淄川区文化旅游局共同将这面锦旗赠送给我们,这是对剧团在聊斋俚曲传承创新、贴近百姓,服务群众文化生活的最大肯定。”

  “每逢有较大的社会活动,都少不了我们的参演。‘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启动仪式、纪念蒲松龄先生诞辰、文化遗产日、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等,都是我们传播聊斋俚曲的好机会,都有我们剧团的身影。”李兰珉说。

  艺术来源于生活,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要寻求突破性的发展就必须创新,必须走到群众中去。近年来,聊斋俚曲剧团每年都参加“文化惠民·送戏下乡”公益演出50场以上,迄今已演出近600场,观众15万余人次,“粉丝”也越来越多,被誉为最受老百姓欢迎的“庄户剧团”。

  院校是育人的“摇篮”,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地方”。2019年4月15日,淄川区岭子镇西山学校豹岩聊斋俚曲合唱团成立。当天,西山学校操场歌声悠扬,一场别开生面的聊斋俚曲进校园活动同步举行。蒲章俊亲自为学生们现场传授了聊斋俚曲知识及唱腔、唱法。

  聊斋俚曲剧团多次走进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和淄博师专附属小学、淄川区实验小学等校园进行交流演出,让广大师生了解聊斋俚曲,知晓传统文化经典。在淄川区实验小学成立了第一个聊斋俚曲少儿剧团,定期为学生上课、辅导。2014年,集中培训了全区骨干音乐教师,将《聊斋俚曲》推荐为校本课程,在学校开展教学传承。

  剧团坚持进农村、进社区、进军营、进厂矿企业、进老年公寓等慰问演出,并通过参加市、区地方春晚等形式,想方设法将聊斋俚曲的文化瑰宝送到社会各个阶层,共享传统文化盛宴。2010年,80多岁的陈倩携他的徒孙韩晓霜等登上山东卫视第二届“谁不说俺家乡好”的决赛舞台,联袂演唱聊斋俚曲《金纽丝》。“春来到,花径生尘,风飘万点正愁人,家乡万里无音信,想你泪纷纷。你那里殷殷勤勤,杏花插乌云,却有谁看着亲,谁望着俊。”陈老的声音里带着岁月赋予的沙哑,它和韩晓霜稚嫩的童声互相呼应,把俚曲里思妇望君归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聊斋俚曲走出了蒲家庄,走到了更大的舞台上。

  “聊斋俚曲清风古韵传唱乡闾三百载,艺苑奇葩迎春绽蕾吐艳争芳万世馨。”现如今,聊斋俚曲这颗种子在更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03日 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