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题:无人机试飞员:“飞得更高”不是他的唯一目标
新华社记者温竞华
“高度正常,速度正常,气压正常。”一听到这些口令术语,就知道彭世涛又在飞无人机了。
彭世涛是成都一家无人机研发企业的无人机试飞员,负责无人机研制、生产过程中的试飞调试。每当公司的新产品研发出来或生产下线,他都是第一个“开飞机”的人。“新型号出来赶工期,连续一个月从早上六七点飞到深夜都是常有的事。”
无人机驾驶员是人社部去年4月认定的一个新职业,即通过远程控制设备,驾驶无人机完成既定飞行任务的人员。无人机试飞员则是这一职业的细分工种。
“无人机试飞员和载人飞机的飞行员一样,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需要时刻关注飞机每一项参数,并实时向控制中心汇报。”彭世涛说。
这个“90后”小伙今年才30岁,已经是有6年“驾龄”的“老飞行员”。2014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彭世涛刚参加工作时,正赶上无人机在国内兴起,公司开始研发无人机,彭世涛就这样做起了试飞员。他说,自己赶上了无人机发展迅猛的时代,和无人机共同成长。
如今,航空拍摄、农业灌溉、土地测绘、抢险救灾……无人机已经广泛应用在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会操作、考取无人机执照的人不在少数,彭世涛的工作与他们有何不同?
“无人机试飞员对把控性的要求更高。”彭世涛说,“在应用场景下驾驶飞机,是在设备和参数都正常的前提下玩出花样。如果说他们飞飞机是马术表演,那么我们飞飞机,更像是驯服一匹野马。”
在彭世涛看来,新研发的飞机,后台程序不完善,飞机上天之后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有时是乱飞一通,有时是飞到云中看不见了,需要高水平的操控技术才能应对。
为了把飞机的各种参数飞到最优,彭世涛和伙伴们需要做急转弯、极速飞行等各种极限动作,也要到外场测试各种环境和极端天气……“每次飞行都带着一种任务感和使命感,不是一味地为了好看或炫酷。”
在试飞工作之余,彭世涛还会根据公司或客户需要驾驶无人机完成监测、巡察、测绘、救灾等任务。今年3月30日,四川西昌突发森林火灾,受当地应急管理部门邀请,彭世涛和无人机团队赶往增援。
“国家自然灾害频发,依靠无人机等现代化手段,能够减少人员伤亡和消防员工作量。这也让我感到作为一名无人机飞行员的价值所在。”彭世涛说。
飞行超过3000架次,飞行里程30多万公里……职业生涯迎来第7个年头,彭世涛对这份工作却没有“七年之痒”,“每拿到一架新飞机还是充满新鲜感和激情,我痴迷操控飞机的感觉。”他说,无人机行业的前景可观,自己想在这个领域一直“飞”下去。
“飞无人机的一个小‘福利’是能看到很多一般人看不到的景色,虽然人没在飞机上,但是视野已经跟着飞机上到千米高空去了。”彭世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