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30日消息(记者郑颖 温超)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十三五”以来,我国荒漠化防治成效显著,全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880万公顷,占“十三五”规划治理任务的88%。经过各方多年努力,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和呼伦贝尔四大沙地生态状况整体改善,林草植被增加226.7万公顷,沙化土地减少16.9万公顷,已由过去的“沙进人退”转变为“绿进沙退”。
向荒漠要绿色,也要效益。数据显示,在防沙治沙过程中,各地发展以木材、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沙漠旅游为重点的沙区特色产业,北方沙区经济林每年产出干鲜果品4800万吨,年总产值达1200亿元,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重点地区林果收入已占农民纯收入的50%以上。走出一条治沙与治穷共赢的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之路。
马春青是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多伦诺尔镇胜利村村民。12岁那年,马春青萌生了治沙的心愿,这个心愿在他37岁时终于实现。1996年,马春青卖掉了自家的十几头牛,承包了1700亩荒沙山。在浑善达克沙地的流动沙丘里,树干栽不活,卖牛的几万块钱很快花完了。
马春青不甘心,向亲戚朋友借钱、到银行贷款治理沙地。
靠着人背、马驮送水进沙窝,依托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好政策的支持,马春青用10多年的时间让家门口的1700多亩沙坑披上了绿装。
然而,随着年龄增大,马春青的老伴又突然病倒,治沙欠下的40多万元债,让老马犯愁了。2017年,多伦县成立的林权交易平台解了他的燃眉之急。1500亩林权转让费270万,自留的200多亩林地每年出售樟子松苗收益还能收入七八万元,老马彻底还清了欠款。随着林业资源活起来,一家人的生活也红火了起来,马春青盖起了新房、买了小轿车,还在县城买了楼房。如今,63岁的马春青每天早晨都会来到自家的林地里转转,看看这片郁郁葱葱的树林。
马春青的故事是众多治沙人的缩影。经过20多年的生态建设,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南端的多伦县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8%提高到现在的37.9%,项目区林草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的不足3%提高到现在的85%以上,实现了由“沙中找绿”到“绿中找沙”的巨变,林草产业、肉牛产业、旅游产业等蓬勃发展。
多伦县委副书记姚红刚说,目前多伦县农民收入40%来自林业。“我们现在已经拥有绿水青山。有了这么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这旅游。我们现在包括重点区域的村子里70%的人都在直接或间接通过生态旅游得到收益。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的人均收入现在达到15000元,基本上翻了10倍。”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十里沙村的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一个“联合农户治沙”的农民治沙公司。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治沙英雄石光银介绍,为了能使联合的农户在治沙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使治沙能长久地坚持下去,公司确定的经营宗旨是:治理荒沙,开发利用荒沙,走“公司+农户+基地”、治沙与致富相结合之路,依托林草资源发展畜牧业,突出奶牛业,实现产业带动,实现集体致富奔小康。
石光银说:“我育柏树、樟子松、油松,再就是搞养殖,农牧结合一体化。老百姓的收入上去了。我们全县人均那会儿八百块钱,现在全县可能人均是一万五千多块钱,这就是治沙造林的成果。”
防风治沙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多赢。在毛乌素沙地的治理过程中,当地已初步架构起红枣、核桃等独具特色的经济林果产业主框架,形成红、黄、绿各色相融的经济林果产业新形态,同时,林木种苗花卉产业、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荒漠化防治司一级调研员潘红星介绍,近年来我国在防沙治沙工作中取得了不少成就,沙化土地程度逐年减轻,植被盖度在稳步提高,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在持续好转。但也应看到,荒漠治理仍处于初步阶段,治沙难度大,需按照预防为主、科学治理、合理利用方针开展各项工作。
潘红星说,四大沙地生态显著改善。下一步“十四五”和中长期以巩固成果为主,在这个基础上,想把所有的荒漠植被进行全面保护,实现应保尽保。对重点地区进行治理,包括沙漠周边。通过一些植树种草的方式和一些工程的措施,把沙给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