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逐梦践行

海雀村之变,从苦甲天下到户户小康 发布时间:2020-10-01 来源:光明日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  

海雀村之变,从苦甲天下到户户小康

——贵州一个村级脱贫攻坚的样本

光明日报记者 吕慎

  贵州的西北角,毕节市赫章县,有个不起眼的地方叫海雀村,1985年,一份材料记录了这里触目惊心的贫困:一家4口人,只有3个碗,吃了上顿没下顿……也正是这个穷得出了名的海雀,开启了毕节试验区的建设。35年过去了,海雀村从苦甲天下变成户户小康,海雀之变已经成为贵州告别千年贫困的一个缩影。

  以绿水青山为基

  海雀村何以曾经穷到如此程度?村子地处石漠化严重的乌蒙山深处,瘠薄的土地经不起长期垦殖,日积月累,生态不断恶化,“开荒开到山尖尖,种地种到山边边”,森林覆盖率不足5%,石化、山秃、水枯,地广种薄收:一个村民组50余人挖一天土豆,两个人就能一次全抬走。

  痛定思痛,海雀人下决心要找回属于自己的绿水青山。文朝荣,“最美奋斗者”,生前是海雀村的党支书。面对贫困的重压,他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扛起消除贫困的使命。他因地制宜,总结出了“有林就有草,有草就能养牲畜,有牲畜就有肥,有肥就能多打粮”的朴实脱贫思路。文朝荣倾尽所有,以“四让救济粮”的实际行动,感召全村人苦战4个冬天,在36个山头种上1.2万亩华山松、马尾松。经过30多年的努力,海雀村的森林覆盖面积从不足5%跃升至77.21%,林木价值达到8000万元以上。以前是8000亩地养不活全村168户730人,退耕还林后,1780亩耕地养活了260户995人。

  以选准产业为重

  “林多了,地少了,吃饭靠啥?”面对退耕还林初期一些群众的不理解,文朝荣耐心跟大家讲道理:陡坡上的不是耕地,留得住水土的耕地我们要好好珍惜。通过地膜覆盖、良种推广、旱地精作等农业技术,荞麦、土豆、玉米三种海雀的主粮亩产量逐年增加,海雀人终于解决了吃饭的难题。

  实现温饱只是第一步,致富奔小康才是关键。文朝荣深知要在大山里致富,找到好产业最重要。从半夏、当归、丹参等中药,到苹果、板栗等果树,海雀村探索了不少项目,有些成功了,但有些没有多少收益。新一任的海雀党支书文正友继续寻找致富路。

  2018年,贵州深入开展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其中“选择产业”被列为“八要素”工作法的首要一条。文正友和新一届村支两委班子在各级干部和农技人员的帮助下,经过对土壤、气候、光照等自然条件的综合研判,定下了合理的种植结构:1780亩=500亩苹果+100亩大棚食用菌+800亩脱毒马铃薯+180亩荞麦+200亩绿化和环境改造。这样就把有限的土地发挥出了最大的作用,像苹果生长周期长但高效有规模,每亩产出2.1万元,食用菌每年产两茬规模小但周期短,每亩产出两万元,与苹果搭配以短养长,而马铃薯、荞麦可食可售。海雀终于找到了适合自身条件的产业发展之路。

  如今,海雀村家家小洋楼、前庭后院、青山抱绿水绕、户户通水泥路……全村小汽车、摩托车、三轮车加起来300多辆,进县城的时程从8小时缩短为两小时。人均纯收入从1985年的33元增加到了2020年初的16200元,彻底消灭了贫困,成了响当当的小康村。

  以艰苦奋斗为魂

  当年为了寻找适合海雀村的树种,文朝荣请教专家、四处学习,终于选准了华山松这一抗寒抗瘠薄的品种。他把自家的口粮田改做苗圃,白天带着两个只有10来岁的儿子在地里育苗,晚上在油灯下钻研造林技术。为了奖励村民种树,他把家里仅有的两只鸡全杀了;老伴儿攒给女儿坐月子吃的鸡蛋,全煮了,提到山上分给大家吃。

  2014年,文朝荣去世前把护林队的重任交给了50岁的村会计王光德。每天早晨8点上山巡林直到下午6点,王光德和10名队友经年不辍。“林子我要看好,不能让它变回原来的老样子。”他说,丢什么不能丢了当年种树的那股子干劲儿。

  “在我退休之前,我一定要为老百姓再办成几桩事,让他们的钱包继续鼓起来,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好!”这是文正友的心愿。今年5月,全国人大代表文正友走进全国两会的会场,随行带着一份关于海雀村未来发展构想的提案,他还要为村里添一个农贸市场、提升村里的污水处理设施。

  全面小康不是终点,只是新征程的开始。今年,借助成立的赫章县文朝荣党性教育基地,海雀村将干部教育、旅游开发、民宿打造、特色农产品生产等结合在一起,走上了“农文旅教”相融发展新路。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30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