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9月30日电 题:“当我把英雄抱在怀里”——7次迎接志愿军烈士回国战士的心底记忆
新华社记者徐扬、梅常伟、汪伟
“当我把志愿军烈士的棺椁抱在怀里时,感到像山一样重。”27岁的北部战区陆军某旅战士张国瀛说,“我把英雄抱在怀里,人民把英雄放在心里。”
张国瀛连续7年执行迎接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任务。今年,他又作为礼兵方队的教练班长,迎接了117位志愿军烈士回国。在烈士纪念日到来前夕,张国瀛向记者讲述了藏在心底的记忆。
“当我看到沿街站满了市民,电子屏上满是‘向最可爱的人致敬’的标语时,我忍不住哭了。”张国瀛说。
9月27日,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护送灵柩的车辆从沈阳机场驶向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30多公里的长街上,市民自发来到街头,迎接阔别祖国近70年的英雄。
“这一刻,我深深理解了,为什么志愿军战士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张国瀛说。
记得第一次把棺椁抱在怀里时,张国瀛心情无比激动。“我一下子想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想到了志愿军‘冰雕连’的故事。”说到这里,这个年轻的战士眼圈发红,“我不知道我抱着烈士的名字,但他牺牲时也许和我一样年轻。”
执行好迎接任务,是对英烈的尊敬,是人民的重托。张国瀛和战友们没日没夜地训练。
早晨5点起床,直到晚上9点。精确到每分钟90步,每步50厘米。抱着棺椁行进,每一步都要稳稳的,为此大家训练就加重到25公斤,平稳托举时间从5分钟增加到20分钟……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牵动亿万人民的心。英雄回国前一天,张国瀛翻来覆去睡不着。“一晚上醒了3次。”他说,“我想把最好的状态呈现给烈士,越这样想越睡不着。”
“标兵就位!”迎接仪式上,张国瀛一嗓子口令响彻机场。“我要喊出中国军人的血性和精气神出来,让英烈们听到,祖国和人民接你们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