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逐梦践行

辽宁十五个省级贫困县摘帽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发布时间:2020-09-29 来源:人民网 辽宁日报

原标题:五年来,我省十五个省级贫困县摘帽,一千七百九十一个贫困村销号

房顶换了琉璃瓦,旧木窗变成塑钢窗,墙壁也粉刷一新……今年,朝阳凌源市翟杖子村建档立卡户王宝成的家大变样。曾经一个“穷”字,让他低头走路,靠着金融扶贫养牛的好政策,他的日子终于“牛”气起来了。

发生在王宝成身上苦尽甘来的故事,是辽宁省脱贫攻坚“真脱贫、脱真贫”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期间,辽宁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初步完成了“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任务。截至目前,辽宁省已实现15个省级贫困县脱贫摘帽、1791个贫困村销号退出,仅剩的1.4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现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成绩单的背后,是精确的“制度密码”。五年来,辽宁省相继出台《辽宁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辽宁省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专项行动方案(2018—2020年)》等政策文件,构建起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的“四梁八柱”。严格执行“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机制和责任机制,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辽宁省将任务层层分解,让政策举措精准落实。

脱贫不脱贫,关键看支部。实现所有行政村驻地帮扶全覆盖,辽宁省高标准选派的1.2万名派驻乡村干部和5700名驻村工作队员,成为脱贫攻坚一线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辽宁省出台了相关规定,推动各地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夯实基层组织,筑牢基础堡垒,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良好局面。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脱贫的主要依托。“十三五”期间,辽宁省根据贫困地区、贫困户致贫原因,针对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在创新产业扶贫模式上大胆尝试,积极发展以“龙头企业+贫困户”“特色农业+贫困户”“党支部+N”等产业扶贫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和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双赢”路子。

作为脱贫攻坚的稳定器,辽宁省高度重视就业扶贫。从就业、社保、职业能力建设等方面,针对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大学生、贫困劳动力等不同群体,辽宁省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助贫困人口就近就地就业,全省累计建成扶贫车间699家。兜底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子女就业,安置4106人。指导贫困地区适度开发公益性岗位,保洁护林、治安协管、道路养护等工作,安置了相当数量的贫困劳动力。

为让贫困户住上安全有保障的“暖心房”,2016年以来,辽宁省从实际出发,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和提高补助标准,不落一户,开展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存量摸底调查,核实危房存量。之后,全面推进建档立卡户危房维修翻建,强化质量监督,严格竣工验收。“十三五”期间,全省维修翻建建档立卡户危房10.1万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存量危房改造率达100%。

健康扶贫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极大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水平。针对因病致贫超过60%现象,辽宁省制定精准政策,如今,全省贫困人口新农合参保率、慢性病签约率、大病保险覆盖率已实现100%,住院及门诊医疗个人报销比例达到85%以上。同时,政策保障性措施扶持力度持续加大,确保兜得住,目前农村低保标准达5558元/年,持续高于扶贫标准。

全面小康社会,关键在于农村,而一些偏远农村地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薄弱,成为横在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拦路虎”。“十三五”期间,辽宁省持续补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短板,提升了这些地区综合发展能力。全省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工程全部完工通水,近1.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累计建设脱贫路473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8万公里,改造危桥1466座;农村电商和农产品流通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建成县级电商仓储物流中心128个、村级电商服务站2万余家,带动创业就业超过6万人……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撞线之年。在全省脱贫攻坚的主阵地上,富民产业发展迅速,群众内生动力澎湃,一张张笑脸成为致富路上最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