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逐梦践行

多美!“小凉山彝族风尚” 发布时间:2020-09-28 来源:光明日报

  【扶贫艺话】

  作者:吴碧波(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

  “设计是什么?设计的社会价值在哪里?”这是我作为一名从事设计教育和设计工作20年的设计师,一直在思考并且慢慢清晰的追寻。“以乡土为学院,深扎中国大地”,是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提出的人才培养宗旨。中国丰富而复杂的乡土社会就是我们的大课堂,在这片沃土,培养深入理解中国社会、深入参与中国进程的艺术设计人才,这是我们的方向。“我们在路上——为社会创新设计”是我带着研究生团队,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历经三年,以“设计下乡,设计助力乡村精准扶贫”为任务,在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进行的“地方特色品牌设计与传播实验”项目。

  原生动力“活”起来

  四川乐山的峨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小凉山地区内。小凉山地区是四川省内的典型贫困地区,而处于山川腹地的村落更是贫困中的贫困。村民们世代生活于大山中,当地地势艰险,交通困难,与外界的联系日益弱化。但正因如此,少数民族的历史与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特色、精湛的技艺得以经历岁月的洗礼而保存相对完好,非常具有生命力。

  我和研究生们以设计介入的助力方式,分别从“人”“事”“物”“境”“场”五个方面研究当地的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故事传说以及生产方式。一方面,通过点对点的创新设计激活当地地方传统文化,把地方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并通过展览传播,使它们以别样的面貌再次呈现于世人眼前。另一方面,通过设计下乡的外力刺激并助力地方产业和环境现状的改善,从设计的视角发掘可以利用的传统材料、工艺等资源,帮助当地村民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同时吸引外界游客的到访,为其带来新的生机。

  在为期两年的调研考察中,我们对峨边彝族自治县的地方特色资源和发展困境进行了详细梳理与分析:走访了峨边12个古村落、18位传统手工艺人,研究了解了6种传统技艺,考察了峨边县彝绣工作室、银器制作铺子,参观了“黑金猪”养殖场,观察了彝民的住宅环境,了解了峨边彝族的手工艺现状,并聚焦于彝族传统文化、工艺、特色物产、彝族神鹰图腾的传说,对其历史脉络、文化故事、符号象征、图形解构等进行了大量头脑风暴。

  我们探索出一套传统工艺材料与自然生活方式结合、遵循地方元素设计活化的理念。通过对峨边彝族自治县的历史民俗、非遗手工艺、地方特色产业等具有代表性与可持续性的资源进行梳理,研究历史及现有器物的原有图形、颜色、器型、寓意、引申含义、原有使用方式等,将原有器物以现代社会熟悉的视觉语言进行呈现,形成“小凉山彝族风尚”。同时遵循地方文化保护设计的宗旨,通过口述历史、博物馆游览等方式,梳理历史文化技艺脉络,重塑小凉山彝族地区的文化民俗记忆,保留彝族文化之根。

  目前小凉山彝族地区的产品和商业化基础较弱,但地方资源十分丰富,我们围绕地方资源进行梳理,从设计的角度激发小凉山彝族地区的原生动力,以此营造小凉山地方特色品牌,让消费者认识小凉山、认可小凉山,从而认可小凉山的产品,建立地方品牌意识。

  以“人”的“流量”与网络“物流”的“量”,给地方带来新的生机和动能,让地方原住民受到外界活力刺激,进而去发展农产品、促进手工艺品批量化和商业化,从而激活地方自身造血能力。此外,我们把这些融合了地方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和产品,通过国际化参与设计和国际展览的形式,邀请国际设计爱好者领略中国腹地彝族村落的文化风尚,形成新的国际化“流量”,让小凉山的文化和彝族故事可以跨越国界,产生美的共鸣。

  传统元素“新”起来

  我从彝族阿妹舞蹈时裙摆的摇曳中获得灵感,设计了《舞动的甘莫阿妞》系列服饰产品。彝族阿妹们围成一圈,唱着彝族歌谣,对着篝火跳舞,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裙摆随着音乐节奏有韵律地荡出一圈一圈的艳丽的色彩波浪,裙子上的纹样、色块和褶皱因为动势,形成视觉上的“空混”效果,好像起伏晃动的彩色斑斓的水光潋滟,那是一种欢乐的涟漪……多少年之后回想,这画面还是能够清晰映入我的脑海。于是这触发了我创作的欲望。彝族服饰上的纹样多来自植物、动物,以及他们崇拜的图腾、日常生活习俗等传统文化元素,我用现代的设计语言,从概括到提取典型纹样元素,从造型到线条,从组合到色彩,将之进行重构重组,并融入抽象的几何形体、线条、字母、边饰,从而演绎成新的时尚设计元素。

  峨边彝族自治县具有丰富的的文化故事和民族符号,为建立具有识别度和差异性的地方IP(Intellectual Property)形象提供了基础。研究生陈晨同学以“鹰”作为原型进行设计尝试。在彝族人眼里,雄鹰是祖先,同时也是“睿智、犀利与血气方刚的来源”。鹰的象征贯穿彝族文化与生活之中,寓意着对自由的向往。鹰的IP形象名为“萨阔”,是彝语“英雄”的谐音。依托“萨阔”的这一基本形象,根据彝族民俗,建立IP的“人设”形象和角色对应,如儿童、少女、乐者、阿哥、阿妹、情侣等,并根据不同人物角色赋予不同元素符号,也把彝人的日常生活场景引入,赋予了每个形象具有辨识性的特征元素。

  我们还建立了彝族纹样数字图库和产品运用样本案例图库,向对彝族纹样感兴趣的设计师、高校以及商业品牌开放,通过纹样授权与设计授权等方式与产业资源进行对接。设计师选取典型纹样,通过参数化建模,控制纹样立体模型的高度、宽度、扭曲度等数据变化从平面到立体获得不同形体造型,提升了设计变化的可能性效果与多样性。这种数据化设计和纹样参数化变化的设计延展应用实践,都是对彝族纹样设计模式的创新,是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之间试图找到的一个连接。

  地域文化与国际“接”起来

  依托国际交流平台并通过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进行推广传播也是我们团队设计的特色。本次项目也邀请了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伦敦艺术大学、英国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教授以及扎哈工作室建筑设计师等,从建筑、纺织、首饰、文化创意、数字媒体等多学科领域,以多维的设计力量,针对峨边彝族自治县的贫困现状和问题进行探索。

  我们希望通过国际化的展览传播,呈现与以往刻板印象不同的大山中的文化与故事,展现彝族文明的传承与创新,向国际观众传达中国腹地大山中的文化精魄与气韵,扩大小凉山地方品牌的传播度与认知度,并为未来地方品牌发展打下基础。

  2019年9月19日至23日,在伦敦设计展(London Design Fair)上,“彝 IN London”通过设计这一统一的语言,呈现了东方地域文化与中国、国际设计师对东方本土文化的设计思考。展览以峨边彝族的地方资源为背景,对当地传统工艺深入挖掘调研,对当地手艺人进行采访,并以视频记录的方式展现了每位设计师对当地问题的考量与设计理念。此次展览将小凉山彝族的民族文化、传统手工艺与地方特色产业展现在国际化视野中,是中国乡村地方特色品牌走向国际的一次尝试。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对我们设计人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征程与起始点。中国乡村独特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工艺特色,为我们孕育着创新的土壤。我们的团队会继续把设计和地方产业结合,为小凉山彝族地区脱贫贡献一点力量,也为中国传统民艺的活化创新探索一条路径。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27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