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励志敬业

神山村:“逃山”的青年纷纷回村 发布时间:2020-09-24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年轻的村支书彭展阳知道,那段只剩38个老人和孩子留在村里37栋土坯房里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村委会常住人口普查数据给出了有力证明:四年里,江西省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的中青年增加了138人,新的一年,这一数字仍在增长。

  那些曾不顾一切“逃山”的后生们纷纷回村,开民宿、经营农家乐、酿酒、养蜂、卖土特产、打糍粑……在家门口创业致富,各显神通。

  44岁的彭德良曾是村里有名的蓝卡贫困户,他在东莞和义乌的工厂做过十几年的流水线工人,“天天加班,也没存下一分钱”。

  2016年,彭德良回到神山村,当起了生态护林员,种起了黄桃、茶叶。如今,他家门口挂着“神山村绿韵茶叶专业合作社”和“井冈山红茶业有限公司神山基地”两块招牌,屋内的货架上整齐摆放着手串、水杯和十余种包装精美的茶叶。

  合作社分红、护林员工资、茶叶代销提成、黄桃基地的务工收入、土地流转收入……七七八八算下来,一年纯收入超过6万元,彭德良很是满意。

  过去,神山村交通不便,缺乏支柱产业,留守的村民大都围着土地转,做着蔬菜种植、家禽养殖、竹制品加工之类的营生。2015年,全村54户人家、231人中,21户、50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发生率21.6%。

  彭德良回忆,那时,车开不进村子,年轻人全往外跑,村民为了讨生活,“挑一担竹制品去卖,还得挑上一担油、米回来,毛竹外销难,成本高,解决温饱都困难。”

  三双筷子、三个碗、一箩谷子曾是彭夏英家的全部家当,丈夫外出务工负伤,无法干重活,彭夏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她起早贪黑地挑着竹筷子去卖,又养过牛、羊、鸡、兔,皆因缺乏经验亏了钱,她家成了神山村最穷的人家。

  四年前的农历小年,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风雪来到神山村视察精准扶贫工作,站在黄洋界脚下的这片红土地,他深情地说:“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总书记还曾走进彭夏英家,进行过一番细致询问。

  乡村旅游给神山村带来了人气,彭夏英嗅到商机,率先开办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还和丈夫还开了神山特产小卖部,腊肉、米果、笋干、茶叶、米酒等土特产成了抢手货。人气最旺时,60多名游客同时围坐在彭夏英的农家乐里用餐,热气腾腾的土鸡、腊肉端上桌,瞬间就被一抢而光。

  2016年,神山村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黄桃和茶叶,村里的土地经流转,460亩种黄桃树,200亩种茶树,黄桃、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相继成立,吸纳了全村贫困户入股。

  村党支部副书记赖志成介绍,村里通过多种途径为每户贫困户筹措2.2万元产业帮扶资金,入股到两个合作社,每年按照不低于本金的15%进行分红,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投入到种植生产中还能获得工资薪酬,参与土地流转还会有额外的租金收入。“如今,资金变股金,21户贫困户都成了黄桃、茶叶合作社的股东,有了长期收益,每年光是分红就有3000多元。”

  有了特色产业和政策支持,神山村驶入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短短几年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并收获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新名片。

  村子里,青石路崭新宽敞,不远处的山头上有大片黄桃林,中间的山洼成了茶园,还新建了大型停车场、旅游公厕、红色书屋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过去两米多宽的进村土路拓宽为5米多宽的柏油路,旅游大巴车顺着新路开进村,越来越多的神山村村民吃起旅游饭,仅农家乐就冒出了16家。

  谈起村子的变化,赖志成颇为自豪,“2014年以前,全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2300元,到了2019年,这一数字变成了2.2万元。”

  藏在大山深处的神山村渐渐在山外“露头”,2019年,32万名游客涌入神山村,他们听红色故事、品尝农家宴、体验打糍粑,重走红军小道。山区变成景区,五湖四海的游客又吸引着更多举棋不定的青年返乡。

  导购、服务员、讲解员、村“两委”干部——一天之内,左香云需在四个角色间来回切换。早上游客进村,他要热情地招呼对方,并向对方介绍自家生产的竹筒茶杯、茶叶罐、神山牌竹筒酒;中午,客人在他家用餐,他很快又系上围裙化身服务员;到了下午,他脱下围裙,换上体面的衣服,又给游客当起红色讲解员;村委会的事务,则留到晚上集中处理。

  他记得过去在村子里广为流传的一段顺口溜:“神山是个穷地方,有女莫嫁神山郎,走的是泥巴路,红薯山芋当主粮……”现在村民们都流行说,“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过越甜”。

  家乡丰富的毛竹资源让这名大山里走出的全国人大代表走得更远。“做竹筒,一根竹子卖50元;做竹酒,一根能卖到250元。”他的竹艺品加工厂一年需要上万根毛竹,有竹林的村民,都能跟着他一起干。

  一开始,农家乐的茶水、牙签、纸巾的供应都存在短板,神山村旅游协会应声成立,通过“建章立制”,统一服务标准和配套设施,进一步规范村民的日常经营活动。

  4年来,村里投入3000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37栋土坯房全都加固粉刷、拆旧建新,小汽车保有量也突破30辆,还有数十位村民在城里购置了新房。去年,井冈山市一家旅游公司看中了这里,投了1000多万元打造神山村乡村振兴研学基地。

  “政府只能扶持我们,不能养我们,幸福生活需要靠自己的双手干出来。”靠着经营农家乐,彭夏英第一年就挣了十几万元,日子红火起来,她将自家的两层半小楼铺上地板,安上空调,风风火火地办起了民宿,2018年,彭夏英家的民宿开门迎客,生意火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卓琼 张瑞玲 见习记者 朱彩云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