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民族风情

阜宁左范村:幸福降临少数民族村 发布时间:2020-09-23 来源:人民网

编者按:今年,是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之年。1983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苏州,苏州之行印证了小康社会建设的现实可行性;2014年末,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明确提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殷切期望,“强富美高”已成为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孜孜追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小康到全面小康,江苏持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为此,本网从村居、街镇、县区以至设区市等不同层面选取报道对象,推出“小康之路”系列融媒体报道。

9月17日,坐了近两小时车,江苏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曹京燕来到阜宁县左范少数民族村,为村民们进行义诊。

哈尼族的克平大妈有高血压、高血脂的毛病十几年了。“只在镇上的医院看过。”她说,“高兴啊,送上家门口的关怀。”

左范民族村曾是阜宁有名的经济薄弱村,正是受益于这样的精准帮扶,村民们不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市级优质医疗资源,58户建档立卡低收入群众也全部脱贫。村集体收入去年更是达到39.6万元,步入了全面小康的新阶段。

“住得比城里人还好”

2016年,阜宁县遭受特大龙卷风袭击。灾难过后,当地启动康居工程建设,左范村新建的左范佳苑小区就是该县181个康居工程点之一。2018年,左范佳苑建成,并利用省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配套了道路、绿化、亮化等设施。

“这小区就像大花园,房子框架结构,质量没得说,就是碰上刮台风下暴雨,也不用担惊受怕。”在破旧老房住了20多年,村民贺道飞搬进了新居。

嫁到左范村30年的哈尼族妇女“烟囱”,一家四口人过去一直挤在三间泥瓦房里。2018年,她也搬进了两层小别墅,“独门独院,有车库,楼上有四个房间,住得比城里人还要好。”

2018年底,该村88户村民拿到新房钥匙,过上了与时代同步的城镇生活。

住得好,出行也更加方便。阜宁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组织部部长周达虎介绍说,阜宁县财政先后投入近600万元,为该村新铺设4条道路,并率先开通了农村公交车。同时,利用盐城统战系统捐赠资金修建了两条村主干道。“2019年,我们还向上争取专项资金800万元,建设了芦蒲大桥,通联左范村与涟水县,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

家门口就业助增收

位于左范佳苑内的左范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于2019年落成。吉成鞋业租用了中心的一部分,80余名来自村里及周边的工人正在这里赶制棉拖鞋。

“布彩妹”2003年从云南嫁到左范村。在制鞋厂,她已经是一名老手,每天能制鞋四五百双,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

目前,左范村已成功招引吉成鞋业、海全豆制品、德祥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入驻,累计吸纳村民就地就业160人,其中少数民族群众53人。

在各级政府“输血”帮扶下,左范民族村的“造血”功能持续增强。江苏省民委出资建设的百亩绿色葡萄示范园、民族林果基地等项目先后实施。2018年,省民委又划拨350万元专项资金,入股阜宁县城投公司地产厂房项目,保底每年7.5%收益。阜宁县扶贫办亦出资200万元,为左范村购置门市房11间,同样以每年不低于7.5%收益,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今年,我们还利用省少数民族帮扶资金新建120亩民族致富林,栽了15000余棵泓森槐。”周达虎说,民族致富林的建成已带动16名低收入农户务工,树木成材后可增加集体收入40万元左右。

教育“伴飞”少数民族子弟

一进伍永红家,就可以看到家里贴着女儿的“三好学生”奖状,她的女儿就读于距小区约500米远的芦蒲中心小学。谈及女儿,从贵州嫁到左范村的伍永红满脸幸福,“学校离家很近,中午都等她回来吃饭。”

据了解,在芦蒲中心小学(芦蒲民族学校),不少来自左范村的哈尼族、布依族、佤族等少数民族子弟在此就读。

针对这种情况,阜宁县委统战部、县教育局联合打造“统战+”品牌项目,针对芦蒲民族学校推出贫困生资助、教学设备投入、学校基建等帮扶计划。如组建“党外名师支教团”每季度走进民族学校送教支教,实施芦蒲民族学校学生“伴飞计划”,指导教师与困难少数民族学生结对帮扶制度。

“我们为贫困家庭子女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岗位,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带动家庭脱贫致富。”左范村结对单位之一、江苏仁禾中衡咨询集团党委统战委员侍爱军说。

从贫穷落后的破旧村庄到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左范少数民族村旧貌已换新颜,走出了一条全面小康的蝶变之路。2019年9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左范少数民族村更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也是江苏唯一获此殊荣的少数民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