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文艺博览

“文学之都”邂逅《红楼梦》的N种方式 发布时间:2020-09-12 来源:光明网 南京日报

  作者:邢虹 翟羽 邹安琪

  作为中国唯一的世界“文学之都”,南京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学资源。经典名著《红楼梦》与南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在这座城市有N种方式可以与《红楼梦》邂逅——走进剧院里欣赏“红楼梦曲”,坐在餐厅品尝“红楼美食”,前往瞻园和“林妹妹”面对面……《红楼梦》正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时时相融。

  剧院里感受——

  “红楼梦曲”经久不衰,收获青春与热情

  这一周,79岁作曲家王立平在南京“梦系红楼”音乐会上演唱《大海啊故乡》,成了热门话题。他为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铸就的“红楼梦曲”,勾起了南京人的美好回忆。

  这场音乐会上,南京民族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张列带领南京民族乐团成功演绎《红楼梦》金曲,“东方夜莺”吴碧霞的倾情献唱引观众惊叹,王立平登台分享创作经历,并在返场时献唱,让许多人感动得泪流满面。“我听到了熟悉的掌声,别人可能听不出来。我的耳朵很尖,听出来了,这是南京给我们的掌声。跟南京有很深渊源的《红楼梦》引起的掌声格外动人!”王立平说。

  演出结束后,在社交平台上引起热议。很多人想起了21年前——“梦系红楼”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主题音乐会,1999年首次全国巡演,第一站就来到了南京。“21年前,我和朋友在南京人民大会堂欣赏过,很棒!”“1999年,在南京人民大会堂,我有幸参加了合唱部分的演出,也是张列老师指挥,王立平老师也到场了!”“线上看了直播,演出真的太绝了,向每一位艺术家致敬!”……

  21年前的观众清晰记得,那时音乐会的演唱者是郑绪岚,而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音乐歌曲是由陈力演唱的。后来,“接力棒”交到了著名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东方夜莺”吴碧霞手上。王立平、吴碧霞、张列已经成为“梦系红楼”的黄金组合。1987年,吴碧霞还是个12岁的小学生。她笑着说,她对《红楼梦》的第一概念就是来源于音乐《红楼梦》,这是她音乐生涯里的一粒“种子”,当时还不能完全领会红楼世界里的人间悲喜,但却被那些优美、动听的旋律深深迷住了,那时起她就有了一个“红楼梦”。“音乐会要做的事情,就是让现场的观众好像重新回到了《红楼梦》书中或电视剧当中,重新体会那种画面感。”

  经典流传,对《红楼梦》和“红楼梦曲”感兴趣的不仅是老观众,更有无数年轻人。“梦系红楼”音乐会开票时一抢而空,演出前后线上线下热情互动,都有许多年轻人的身影在活跃着。他们对《红楼梦》的研究甚至细致到“1987版电视剧《红楼梦》配乐里有一声‘牛叫’代表了什么”。王立平先生对来自年轻人的热情略有“意外”:“老中青三代都会喜欢上《红楼梦》这是意料之内的,但意料之外的是,没想到它来得这么迅速、这么广泛。”他说:“孩子们太可爱了,爱《红楼梦》的孩子们,我爱你们。”

  舌尖上品味——

  “红楼美食”端上餐桌,再现金陵烟火气

  打卡、拍照、发朋友圈、开吃!这“四部曲”是夏季以来南京大牌档的常见一景。“《红楼梦》里的金陵烟火气”夏季菜品主题特展,吸引着南京市民和外地游客前来,一品舌尖上的红楼滋味。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饮食文化的描写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凭借其天才般的文学功力,通过对少年时期富贵奢华人生经历的再现,从侧面为世人展现了中华美食的精美、典雅与和谐,并且通过饮食有力地塑造了人物的特质,使红楼美食影响至今。

  南京大牌档此次复原、改良了薄饼牛肉松、如意糕、晴雯腐皮包、金牌梅香排骨、糟鸭掌鸭信、招牌虾黄豆腐、如意糕等11道《红楼梦》中有出处、可溯源的菜肴。

  “书中有关饮食生活的内容散见于各章各回,林林总总,至繁至细,粗略估算有180多道(种)。”南京大牌档厨政总监周健说,为了配合夏季推新品,他们将整理出来的180多道菜按照春、夏、秋、冬四季进行分类。“《红楼梦》里食物,有很多是宴席里的菜肴,硬菜较多,例如火腿炖肘子、牛乳蒸羊羔、葱煨海参。这些菜肴不太适合夏季定位,最终筛选出适宜夏季品尝、又符合南京大牌档定位的11道菜肴还原。”

  《红楼梦》中的美食到底是什么样子、什么滋味?为了把一道道经典中的美食变成现实,南京厨师着实下了一番狠功夫。

  “豆腐皮包子”出现在《红楼梦》第八回中,将菜名拆开,仅是豆腐皮与包子,并未见有山珍海味等名贵食材。周健对食材要求已是相当苛刻,没想到还原这道菜所需的原料,竟要苛刻一万倍。“首先是寻找到合适的豆腐皮,不同的品牌、品种使得豆腐皮的厚度、色泽、味道都存在较大差异。其次是包子馅,我们用豆腐、时蔬和少许的肉糜和成。豆腐有卤水豆腐、老豆腐、内酯豆腐、绿豆腐等。”周健说,为了这道菜,尝试了几百次的味道搭配。

  既要高度还原,不违背书稿中的意思,又要符合当代消费者的审美与口味,周健与团队花费了4个月的时间去复刻这11道菜。“原著啃过几遍,还要读相关的典籍,接下来是请教专家。”周健说。因为这次复刻《红楼梦》菜肴的契机,他对《红楼梦》中的饮食文化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作为诗礼簪缨、钟鸣鼎食的世族大家,荣宁二府食物自然精细。在食材的选择与食材的处理上,如同工匠对待一件精细的艺术品,每一道菜都是巧妙的搭配加仔细的雕琢。”

  作为一部与南京有很大关系的名著,从《红楼梦》的美食中还可以一见南京的身影。南京文化学者樊斌告诉记者,《红楼梦》中关于肴馔的描写,有奢华的,也有普通的,普通的就是平常一日三餐,细米白饭、肥鸡大鸭子,另外就是酱萝卜炸儿、炖鸡蛋、素炒蒿子秆、炒面筋、油盐炒枸杞芽之类。“这些平常的一日三餐显不出什么烹调的技艺,一般人家都能做出来,但这里却能找寻南京饮食的影子。”

  樊斌给记者举了几个例子:脂评抄本第六十一回,大观园厨房总管“柳五儿的娘”提到了“浇头”。在南京方言中,把放在面条上的大肉、皮肚、排骨、熏鱼称作“浇头”;第四十九回、六十二回、八十三回均提到了“茶泡饭”,“茶泡饭就咸鸭蛋下饭”是炎炎夏日里,南京人老少咸宜的一种习俗;第六十三回,薛宝钗和探春拿出私房钱让厨房做了一道“油盐炒枸杞芽”,春天南京人都要吃“七头一脑”,其中就有枸杞头。

  沉浸式体验——

  “红楼情境”走入生活,营造城市文学味

  《红楼梦》又被称为《石头记》,南京曾叫“石头城”,南京与《红楼梦》的关系非同一般。

  《红楼梦》与南京人的日常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出行乘坐地铁,就可以与《红楼梦》相遇。南京地铁3号线打造《红楼梦》主题“人文地铁”,有9个车站设计布置了《红楼梦》文化艺术墙,内容包括“太虚幻境”“元春省亲”“品茗”“金陵十二钗”“除夕夜宴”“湘云眠芍”“黛玉葬花”“大观园”“菊花诗社”9个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场景。如今走到地铁3号线大行宫站,很多人会想起刚开通时那场别出心裁的越剧《红楼梦》演出。开通当天,“黛玉”“贾母”“王熙凤”……一个个《红楼梦》中人从不同车厢走出,在“金陵十二钗”文化墙前现场为市民表演越剧《红楼梦》选段。

  江宁织造博物馆,是在清初江宁织造建筑群的部分旧址上建成的,被很多人视为《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夏季的夜晚,南京市越剧团在这里带来精装版《红楼梦》。夜游“大观园”,欣赏《红楼梦》,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逛博物馆看越剧,是一次美好体验。市民意犹未尽地哼唱着“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沉浸在宝黛的凄美故事之中。在江宁织造博物馆演《红楼梦》,不仅能给观众很强的代入感,对市越剧团青年演员理解角色、剧情也很有帮助。“这一路进来,经过假山亭台,经过一个个展厅,我就找到大观园的感觉了。”吉飞说。章琪告诉记者,白天走台间隙她看了很多文物、史料,“我对林黛玉又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曾在被誉为“金陵第一园”的瞻园取景拍摄。由南京市文投集团所属大报恩寺遗址景区、市演艺集团与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共同打造的“金陵寻梦·夜瞻园”实景戏曲演出,将传统戏曲、器乐表演巧妙融入亭台楼阁的园林空间之中,把江南园林的亭台楼阁变成了移步换景的梦幻舞台,实景还原《红楼梦》中的经典场景,营造出充满历史穿越感的沉浸式视听体验。每当暮色降临,精巧雅致的瞻园华灯初上,曲径蜿蜒通幽,枫树虚掩花窗,古乐奏响处,如梦似幻般的沉浸式演出在园林深处拉开了序幕……

  市越剧团团长杨庆锦介绍,结合瞻园的实景,他们挑选了青春版《红楼梦》中的经典部分进行重新演绎。开场用一曲筝箫合奏《枉凝眉》,婉转悠扬的古乐一下带领游客沉浸到诗情画意的“红楼梦”中景。“像《焚稿》在园林里是演不了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黛玉葬花》《共读西厢》等经典的部分都保留了。”最后一幕“红楼狂想”的舞台设计别具匠心,观众可以从四个不同角度看演出,越剧《红楼梦》中的经典戏曲片段接连上演。

  乌龙潭、清凉山、夫子庙……曾有学者寻访,南京与《红楼梦》相关的遗迹多达40多处。在这座城市里,随处逛逛,都可能与《红楼梦》邂逅,都可能有沉浸式体验。(邢虹 翟羽 邹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