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励志敬业

甘肃:返乡青年争做乡村小康领路人 发布时间:2020-09-1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外出闯荡的年轻人罗鹏回到老家,办起了旅游公司,要把家乡的特产和生活方式换成人民币,带动乡亲致富,这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强湾乡白崖子村罗家湾传为一段佳话。

  在甘肃乡村,越来越多像罗鹏一样的青年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乡亲们小康路上的领路人。

  “农村就得有农村的味道”

  在罗家湾村民眼中,罗鹏是个有前途的后生。2009年他考上大学,在武汉工业大学就读商贸专业,学成毕业后,他没有回乡,留在大城市做商贸物流生意。可两年后,罗鹏选择回到家乡,扎在村里发展。

  罗家湾是当地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六朵金花”中的一朵。乡村旅游兴起后,罗鹏觉得,家乡处在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大有可为。叔叔罗继军早年在外做煤炭生意,赚了第一桶金,也想回村发展。叔侄俩想到了一起,2015年,罗鹏返乡和罗继军一起干。

  “农村就得有农村的味道。”罗鹏认为,罗家湾发展乡村旅游,卖点就是地道的农村味儿。但罗家湾气候干旱,农民种粮食收成没保证,很多田地都撂荒了。叔侄俩决定从荒地入手,发展种植产业。他们从外地引进上好的核桃树,精心培育。核桃挂果两年后,再交给本村农民经营,收入也归其所有。

  发展乡村旅游,就要让全体农民共同参与,共享发展成果。这是罗鹏回乡发展的理念。村里以前盖的房子大都是土坯房,从2017年起,罗鹏和罗继军着手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20万元补贴农户房屋改造,统一规划建成了11个富有乡村气息的农家院落。

  罗鹏叔侄还参与改造村容村貌,在村里新建牌坊门一座,新建广场、停车场等各一处,凉亭4个,同时还配套建了罗家湾游客服务中心。叔侄俩还成立了旅游发展公司,前不久,公司在村里选人,派往四川学习厨艺,为开办农家乐作准备。

  如今的罗家湾,有山有水、有林有田、有花有果,俨然一幅山水田园画卷,来村里旅游观光的游客也从无到有,由少到多,昔日荒凉的罗家湾热闹了起来。“农村大有可为,给我们年轻人提供了广阔舞台。”罗鹏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家乡创业,不仅是为了挣钱

  两年前,38岁的曾俊源回到白银市水川镇大川渡村创业,如今已办起6家乡村民宿。最近,他还牵头成立了农民生态合作社,准备吸收周边农民,一起做大做优乡村民宿。

  曾俊源2006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陕西做工程,事业发展得不错。近年来,听说黄河边上的乡村旅游逐渐兴起,曾俊源动了心,2018年回到了家乡。

  大川渡村位于白银市南郊黄河北岸,与附近知名的兰州青城古镇隔河相望。近年来,依托沿黄河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白银市重点打造“古韵·大川渡”精品乡村,道路交通、村容村貌随之焕然一新。经过一番考察,曾俊源选中了乡村民宿。

  当时,当地民宿还是空白,曾俊源去南方考察后,结合本村实际,着手开发带有乡土气息的乡村民宿。经过系统开发,曾俊源的乡村民宿以独特浓郁的乡村风情受到游客青睐,加上网上的大力营销,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在家乡创业,不仅是为了挣钱,更重要的是情怀。”去年,曾俊源还被推举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从经济利益而言,家乡创业在初创期,肯定回报有限,但从长远计,能带动乡亲一起发展,更有价值。”曾俊源现在一门心思做乡村旅游大文章,盼着村里农民都吃上“旅游饭”,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回来了就没想着再走

  35岁的东乡族青年马阿力木回到家乡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后,就没想着再离开,但年少时走出家乡的他一度不愿回来。

  布楞沟干旱少雨,村民靠天吃饭,收入低,很多人家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马阿力木14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留下母亲和5个兄弟姐妹,马阿力木是男孩中的老大,生活的重担一下压在了他的肩上。1999年,马阿力木走出大山,来到兰州的一个土建工地干活。后来,他还贩过羊、倒卖过虫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布楞沟村,入户看望党员和困难群众,并留下了“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的嘱托。

  布楞沟开始苏醒了。由中石化援建的水泥路开始动工;易地集中安置的新村子开始建设;自来水管道也铺进了村里;新学校也建了起来……

  “布楞沟要发生大变化了。”2013年回老家时,马阿力木就决定留下来,在村里找机会、谋发展。刚开始,他在家门口的工地上干活。去年,村里决定发展集体产业,尝试木耳种植,马阿力木第一个响应号召,还和妻子前往邻近的那勒寺乡参加集中培训。

  今年4月,马阿力木和妻子培训结业回到布楞沟村,和村委会一班人开始筹划发展木耳产业。在帮扶单位中石化的支持下,他们很快在山沟里搭建起6个木耳大棚,开始培育木耳。

  “种第一茬木耳,我们请专家来指导。培育成功后,再由我们指导大伙儿培育。”为种好木耳,马阿力木夫妇每天都在大棚里忙活,控制温度、湿度,进行科学培育。在他们的精心培育下,第一茬木耳喜获丰收。

  “山区的木耳品质好,市场供不应求,一斤能卖到60多元”。马阿力木心里有了底气,准备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还要打造自己的品牌,不断扩展销路,“要让布楞沟木耳叫得响、卖得好”。

  “路通了、水来了,村里也有了互联网,再也不封闭了。”马阿力木决心扎根布楞沟,带着大伙儿一起干,把这个富有“钱”景的木耳产业做大做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 孟佩佩 任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