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军事天地

牢记嘱托谋打赢——第79集团军某陆航旅练兵备战记事 发布时间:2020-09-0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沈阳8月31日电 题:牢记嘱托谋打赢——第79集团军某陆航旅练兵备战记事

  新华社记者刘济美

  飞行高度5300米,舱内温度零下40摄氏度,严重缺氧……

  第79集团军某陆航旅副旅长刘翠林知道,他驾驶的这架米171型运输直升机的升力已经达到了极限,任何小失误都可能导致机毁人亡。

  为了追踪打击目标、构建最佳射击角度,刘翠林持续保持着大坡度、小速度的盘旋。50分钟的极限飞行中,他盘旋了100多圈。在这种情况下,机组成员极易产生眩晕和错觉。

  由于是开舱作业,2名射手也在抵抗着高空低温带来的挑战,等待刘翠林下达射击命令。“成功了,创新的战法就得到检验;失败了,也能找到与实战的真实差距。”刘翠林果断下达射击命令。

  2018年的这次任务,是战区组建以来,这个旅参加的首个军种联合行动,是一次对训练成果和部队作战能力的综合检验。

  除了骄人战绩,旅长李新成更欣慰的是:“在整个任务执行过程中,全旅官兵勇于挑战身体心理极限、装备性能极限,锤炼了血气胆量,战斗精神淬火升华。”

  2018年9月27日,习近平主席来到第79集团军某陆航旅训练场,察看部队主战武器装备,登上我国自主研制的直-10武装直升机,佩戴专用头盔,亲自操控机载武器及观瞄系统,了解有关装备情况。

  这几年,这个旅官兵时刻牢记统帅嘱托,强化战斗队思想,坚持战斗力标准,坚持直面转型挑战,主动思战谋战,大胆创新,把各种机型作战性能飞到极限,把各种武器装备打到极限,把各种复杂天气、复杂地形训到极限。

  一系列的“首次”检验着部队练兵备战的成果:首次在平原、山地、沙漠戈壁和雪域高原等多地形条件下完成“蛙跳”式远程兵力投送;首次境外陌生地域无依托自主保障遂行任务;首次组织“夜间海上飞行”“低空远海飞行”;首次进驻高海拔陌生地域检验作战能力……

  言武备者,练为最要。

  作为一支空中机动作战力量,需要突破地域限制,千里奔袭开展实战化训练。2017年,在执行陆军跨区基地化训练任务时,这个旅的飞行员飞越黄河、穿过贺兰山脉、横跨腾格里沙漠、转进河西走廊,往返机动6000多公里。

  贺兰山脉的狭长山谷最窄处仅百米,而飞行员需要在这里进行超低空飞行训练。

  “山谷飞行,操作稍有不当,旋翼就有可能打到山体,后果不堪设想。”飞行营营长薛磊说,“真的是瞪着眼睛飞,按照当时的飞行速度,远处看见的景物,15秒后就在眼前了,稍不注意就会出现事故。”

  在飞行营教导员徐亮看来,夜间射击训练课目更能检验飞行员的综合作战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部队夜战能力和连续出动能力,在训练大纲规定的基础上,这个旅提高夜间训练的比重,常态化组织夜间飞行训练,每次训练都持续到第2天凌晨。

  “通过夜航训练,官兵们克服了低空活动障碍物不易观察、直升机编组活动协同复杂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提升了飞行员大强度连续出动的作战能力。”旅政委岳兴国说。

  “昼夜连轴转,飞行员更容易疲劳,执行每个动作都是一种挑战,但只有这样才能锤炼过硬本领。”作训科科长杨晓峰介绍说,他们针对飞行员的技战术水平,分层制订训练计划,将高难课目作为飞行员技术达标训练的重要内容。

  为了提升飞行效率,他们将空域资源使用到了极限。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将空域划分为超低空、低空、中空、中高空4个高度层,严格规定各高度层的范围,对所有飞行课目的高度范围进行限定,让直升机可在同一空域内的不同高度层进行训练。这种极限飞行训练虽然风险很大,但实用性很强,训练效果也更加明显,更贴近实战化。

  “练兵备战,时不我待。”蒙蒙细雨中,徐亮驾驶着直升机飞向新的战场,一场新的挑战极限的演训活动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