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科技教育

我国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命名下水 发布时间:2020-08-2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上海8月28日电(记者贾远琨)我国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28日在位于上海长兴岛的中国船舶集团旗下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为这艘科考实习船命名,希望“中山大学”号承载起向海洋求索的使命与担当。

  “中山大学”号船长114.3米,型宽19.4米,船体线型优美、高大威武。据介绍,该船具备无限航区全球航行能力,经济航速11.5节,最大试航速度16节,经济航速下续航能力15000海里,额定人员编制下自持力60天,定员100人。

  该船总设计师、中船集团第708所主任助理吴刚介绍,“中山大学”号是目前我国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创新设计亮点最多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该船在国内科考船中首次采用L型全回转低噪声推进器、首次采用轮缘永磁侧推、首次采用直流母排+储能蓄电池的组合设计、首次采用全航速主动式减摇鳍等。”

  该船于2019年10月28日正式开工建造。此次下水后将立即开展舾装调试,预计2021年上半年交付使用。“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具备科学考察和人才培养的双平台功能。它配备了大量先进科考仪器和科考操控支撑设备,建有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各类实验室,能满足样品处理、检测分析和数据处理。其船舶平台的综合性能和科考功能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大型“移动实验室”。

  “中山大学”号的科考作业实验空间大、可扩展性强。该船总建造师张文龙介绍,除了760平方米的固定实验室以外,艉甲板作业面积超过610平方米,可搭载十多个移动集装箱式实验功能模块,大大提高船舶的综合科考作业能力和工作效率。此外,该船还拥有直升机热降平台,可有效提高人员输送和物资转运能力,并可作为无人机的起降平台,从三维空间上大大扩展了科考观测的范围。

  “中山大学”号能如期命名下水来之不易,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该船建造带来多重困难。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介绍,面对疫情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船东、船厂、船检、监理、设计等单位密切配合、精诚合作、攻坚克难,才能够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科考实习船建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