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文艺博览

坐在剧院看场戏,解馋! 发布时间:2020-08-16 来源: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牛梦笛

  灯光、舞台、音乐、演员谢幕时观众热情的掌声……这些发生在剧场里的熟悉场景,因为疫情的原因,已经离开人们近半年了。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防控,文化产业逐步恢复,沉寂了半年之久的剧院终于热闹起来。

  等待之下,人们的文化娱乐消费热情空前。剧院复工后,一系列好剧接连上演,为等待已久的戏剧迷们“解馋”。

  从30%上座率到50%,演出市场不断释放活力

  七月底,在观众的翘首期盼中,剧院线下演出逐渐开启。国家大剧院率先上演老舍先生作品——话剧《西望长安》,拉开戏剧演出的帷幕;中国爱乐乐团在北京保利剧院奏响《红旗颂》,以激动人心的旋律致敬抗疫工作者;长安大戏院上演了传统京剧《红鬃烈马》,杜镇杰、迟小秋、朱强、张慧芳等名家轮番登场,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线上“京戏云剧场”的观众们也同步过足了戏瘾。北方昆曲剧院在梅兰芳大剧院首演抗疫主题戏曲元素话剧《逆行者》,表达对抗疫医务工作者的敬意……当剧院的大门再度打开,久违的乐曲再次响起,喜悦之情在每一个观众心中涌动。

  7月30日,由央华戏剧制作,周涛、孙强主演的话剧《情书》线上一开票,近千张当日门票便销售一空。演出采用实名制购票,观众严格按照一人、一证、一票对号入场观看。北京保利剧院观众厅共设1500个座位,每排座位间隔出两个空位售票。空出的座位绑着“警戒线”,上写“剧来之,则安之”,“座有距,剧有戏”等温馨提示。据了解,此轮演出也是疫情后北京保利剧院首场对外售票的商业演出。《情书》男主演孙强感慨地说:“复工对剧场行业太重要了,我们作为演员会更加珍惜舞台。大家愿意走进剧场共情、共梦,说明人们不仅需要针对疫情的疫苗,还需要精神层面的抚慰。”央华艺术总监、首席制作人王可然表示:“从接到剧场复工通知到决定上《情书》只花了很短的时间,两位演员在此轮正式演出前只进行了两回排练,完全是靠过往演出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带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走上舞台的。”

  8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发布关于印发《剧院等演出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第三版)的通知,其中,剧院等演出场所的观众人数,由不得超过剧院座位数的30%上调至50%,取消“保持1米以上距离”的要求,对于低风险地区,在充分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可以举办中型及以下营业性演出活动,且鼓励提供线上服务。同时,通知还提出推广在线实名制购票及电子票、二维码闸机验票,剧院等演出场所,实行实名制购票和实名制入场,保证用户安全观演。这无疑给正在复工复产中的演出市场释放了一个利好信号。

  蓄势待发,一批好戏将与观众见面

  疫情期间,剧院的门关着,但剧场院团都在尝试线上演出,尽量保持与观众的联系。王可然认为:“线上演出,是为了推动更好地传播,但是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的剧目搬到线上来,而是要做到符合线上传播的剧场感的创新。要考虑到让受众用屏幕看的时候,是否能带给他们除了故事情节之外的、剧场对他们的那种感染式的吸引力。”近半年的“蛰伏期”对剧作者来说,是一次积蓄力量、培植灵感的创作佳期。演员们也没有放松对专业素质的训练和培养,时刻为恢复演出进行着准备。复工锣鼓敲响,便有一批好戏上演。

  前不久,北京保利剧院举办“曹禺诞辰110周年特别行动”,通过对戏剧大师曹禺及其女儿万方的六部经典作品的精编演出,为北京戏剧行业的复工复业吹响“集结号”。而话剧《情书》则是北京保利剧院重启后上演的首部话剧作品。紧接着,孟京辉工作室将携《太阳和太阳穴》《空中花园谋杀案》与观众在剧场重逢。国家大剧院还将邀请北京京剧院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上演“粉墨人生”,为现场观众献上一台精彩纷呈、经典集萃的京剧盛宴;歌剧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卡门》、音乐戏剧电影《美丽的蓝色多瑙河》等经典作品也会接连上映。首都剧场则选择北京人艺的“看家好戏”《洋麻将》作为首演话剧与观众见面。翻看各大剧院未来剧目,高品质、口碑佳的演出项目还有很多。

  共克时艰,等待行业全面复苏

  事实上,文艺演出行业的复工时间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剧院更是如此。想要恢复元气,在现有的疫情防控环境和政策支持下,戏剧创作者、剧院经营者以及观众需要振奋精神,凝心聚力,一起等待云开雾散。这期间,如何兼顾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业,剧院和演出机构方面需要做好两手工作,一是以优质演出内容做支撑,二是线上线下齐抓共建。

  在内容方面,各大剧院和演出机构已经“摩拳擦掌”,各种类型的戏剧演出项目储备充足。如保利剧院和央华戏剧联合开启“纪念曹禺诞辰110周年戏剧演出季”,将在下半年上演《北京人》《雷雨》《雷雨后》《新原野》四部优质剧目。

  疫情期间,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艺术文化需要、丰富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一些剧院和演出机构开辟了线上观演平台,甚至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活动。大麦作为票务平台开始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8月2日,由大麦担任首席合作伙伴的“明天会更好”2020华语音乐剧大赏,线上、线下同步火爆上演,线上累计销量超6万张,打破大麦剧场线上项目票房、票量双纪录。保利剧院推出“保利云剧院”,搭建起一个集戏剧、戏曲、音乐会、大师课、文艺战疫多板块内容于一体的在线观演平台。天津大剧院通过电视与网络平台推出了十几期“线上音乐厅”和在线讲座,让热爱演出的观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视听盛宴。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刻,他们主动积极探索,创造云端观演条件,创新艺术形式,坚守住了文艺阵地。虽然线下演出已经逐步恢复,但是疫情期间开启的云剧场、云演出、云艺术将为演出行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未来,“云端+线下”双重作业或将成为剧院运营的常态。

  随着线下的逐渐恢复,多个线下演出项目已在大麦开售,除了已经售罄的迷笛音乐季外,目前,包括2020舟山东海音乐节、开心麻花《乌龙山伯爵》《醉后赢家》《贼想得到你》《皇帝的新娘》、脱口秀开心大会巡演《笑喷了:精品专场》等多种类线下演出已在大麦平台热卖。

  当然,复工并不等于复苏,包括戏剧在内的文艺演出行业想要全面回暖,还有一段路要走。做好全面细致的防疫措施,打磨出优质的演出内容,随着全国低风险城市的剧院逐渐开放运营,演出市场将迎来久违的春天。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15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