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逐梦践行

海南环保企业融合发展闯出广阔天地 发布时间:2020-08-0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海口8月4日电 题:“一个员工也不能少”——海南一家环保企业融合发展闯出广阔天地

  新华社记者周正平、严钰景

  “一个员工也不能少,”海南蓝岛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孔彤接受记者采访时掷地有声地说,“员工和企业是利益共同体,保持员工队伍稳定是蓝岛应对疫情冲击的重要举措之一。”

  疫情让一些企业面临不得不裁员减薪的艰难抉择,但今年以来358名蓝岛员工一直整整齐齐上班,公司甚至还增加了十几名新同事,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也比去年有所增加。

  把“埋不了、烧不掉、没人要”的粉煤灰、炉渣等工业固体废物当宝贝回收,处理加工,变成复合水泥、混凝土砌块、蒸压砖等新材料,蓝岛独辟蹊径,闯出科技、环保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广阔天地,现已成为一家年营收额超4亿元的公司。

  疫情防控局势似乎没有对孔彤的工作节奏产生影响,他依然四处奔波,扩张他的环保产业版图。几次约访后,记者在一间狭小的办公室里,见到了刚从贵州洽谈完项目回到海口的孔彤。略显简陋的办公场所与公司“低碳、环保、新材料”的理念相称,一桌一椅一几,几乎就是孔彤的办公室全景。

  学材料出身的孔彤颇具学者气质,“生态文明、绿色生活”是他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目前全国工业固废年产生量近40亿吨,累计堆存量超600亿吨,占地超过200万公顷。既污染环境又占地方,还阻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孔彤的目标很明确,变废为宝就是他成立企业的初衷。

  自2006年在海南儋州成立以来,蓝岛业务范围已遍布海南、广西、安徽、贵州等地以及柬埔寨、越南等国家。目前形成了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中心、生态工业链网为构架、固废再生利用为动力、环保产品和环境服务为载体的新型环保产业模式,建立了环境与材料研究、固体废物处理、粉煤灰综合利用、水泥粉磨、新型建材等多元并蓄的产业布局。

  疫情发生以来,蓝岛在海南、广西、安徽的环保项目,维持正常生产状态,及时处置了数百万吨工业固废,保障了一批电厂、钢铁厂、水泥厂、造纸厂等骨干企业稳产复产,公司营收、利润甚至比往年同期有明显提升。

  “公司前期投入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孔彤介绍说,库容量是支撑企业渡过疫情难关的关键,截至目前,蓝岛在全国建成超过48万吨的总库容量,疫情期间没有浪费或外排1吨工业固废,全部回收利用。

  被外人看作是“捡垃圾”的行当,孔彤却将其做成了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孔彤在琼、桂、皖三省承接十几个项目,处理范围涉及火电厂、钢铁厂、造纸厂等产生固废污染较多的行业。在外人质疑的眼光中,他不惜血本投入8亿多元,建设工业固废堆场、库房等基础设施,研发固废处置新技术,开发新材料。

  “只有提升技术、降低成本,不断开发资源化利用新产品,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固废资源利用需求。”作为海南规模化的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型企业,蓝岛在研发新材料、使用新技术上一直很执着,目前已拥有国家级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蓝岛利用工业固废研发生产出海工特种修复材料、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和环保型防水材料等十余种新型环保建筑用材。

  今年上半年虽受疫情影响,孔彤仍坚持在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投资8000多万元,兴建占地15000平方米的研发大楼,目前已经封顶,今年年底可投入使用。

  “疫情以来,蓝岛一面迅速恢复生产,一面继续扩大业务规模。”孔彤对目前公司年处理600万吨工业固废的产能并不满足,4月以来,他又北上“扩张”,拿下河北沧州一个大项目,不但解决了当地工业固废堆场超负荷的窘况,还带动了当地就业。

  加快对人才的培养和加速对市场的培育是53岁的孔彤为今年定下的目标。孔彤说,蓝岛首期后备干部培训班已经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人才结构优化、管理干部年轻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蓝岛将持续完善人才梯队建设,确保公司快速、稳健、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