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社会纵横

老年人维权难点有哪些?保健品诈骗等问题突出 发布时间:2020-07-31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7月30日消息(记者孙冰洁)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怎么办?遇到保健品诈骗案件后如何维权?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侵害老年人权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7月30日,中国老龄协会公布全国老年维权十大典型案例,涉及赡养、住房、养老金、婚姻自由、土地承包等诸多方面。

  认清保健品推销陷阱 避免伤钱又伤身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老年人对于保健养生、卫生健康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而不少犯罪分子,则利用老年人害怕疾病、渴望健康的心理,诈骗财物,侵害老年人财产权益,影响社会正常经济秩序。王某麟与任某霞所操作的保健品诈骗案即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二人在上海市区租赁办公地点,聘请多人为该公司话务员,并对其进行话术培训,利用非法购买的全国各地老年人信息和改号软件,话务员通过给老年人拨打电话进行推销,以伪造“上海康成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健康顾问的身份,夸大保健品功效,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以此骗取老年人的钱财,涉案金额高达500多万元。

  法院审理后,依据两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和情节轻重,依法判决被告人王某麟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剥夺政治权利三年;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四年,罚金人民币五十三万元,剥夺政治权利三年;被告人任某霞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五万元。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在解读这一案例时指出,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犯罪分子常常利用非法信息、诱导性信息,针对处于信息不对称弱势地位的老年人实施诈骗。在司法机关依法打击诈骗犯罪、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同时,老年人自身也需注意加强自身的信息识别能力,对于通过电话、电视、网络等方式推销的产品,特别是关切自身身体权益的产品,可以向子女、有专业知识的亲友或有关部门进行求证,有能力的还可以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方网站进行验证,避免“伤财又伤身”。

  民间借贷是个坑 留好证据是关键

  年近八十的赵某芝,因儿子儿媳陈某、赵某杰盖新房急需用钱,遂将自己的农村房屋出售,所得四万五千元借给儿子儿媳使用。同时,该村村民刘某曾向老人赵某芝借了六千元,刘某还款时交给了赵某芝的儿子陈某。现赵某芝一人居住在养老院中,没有了生活来源,儿子儿媳也未尽到赡养义务。老人要求儿子儿媳归还卖房款四万五千元和刘某的还款六千元,儿子儿媳却以老人没有借条、借据等借款凭证以及代收的证据为由,拒绝归还。赵某芝无奈之下将儿子儿媳告上了法庭。最终一审法院判定被告陈某、赵某杰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返还赵某芝借款四万五千元。

  在分析这一案例时,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王绍忠指出,老年人的证据意识薄弱,是老年人维权受阻的一大“痛点”。在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特别是家庭成员内部借贷,往往因为没有借据、借条等借款凭证导致维权陷入困境。一方面,老年人在借款时应当谨慎考察,注意留存借据、借条等借款凭证;另一方面,老年人可以充分利用录音、录像等证据方式,为维权添加胜算“筹码”。

  除上述典型案例外,在中国老龄协会公布的全国老年维权十大典型案例中,还涉及到成年子女拒不赡养老人、侵占老人房产、妨碍老人婚姻自由、强行占据农村老人土地案例、以解冻“民族资产”之名实行诈骗、以“消费返利”方式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以“养老服务”名义进行集资诈骗。

  据王绍忠介绍,此次公布的2019年全国老年维权十大典型案例,是中国老龄协会联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等单位,对2019年涉老司法判例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从涉老诉讼案件中挑选出8类16个典型案例,经立法机构、司法部门、老龄工作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等专家推荐产生。

  希望能通过以案释法,提醒广大老年人强化风险意识,提升维权能力,维护自身权益,并呼吁全社会关注关爱关心老年人,努力营造敬老、尊老、爱老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