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文艺博览

写出黑土地“独一份”的文化韵味 发布时间:2020-07-23 来源:光明日报

写出黑土地“独一份”的文化韵味

——对东北城市文学的新期待

张维阳(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提起东北文学,人们往往会想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乡土文学,张抗抗、梁晓声等人笔下的知青文学,以草明、雷加作品为代表的工业题材作品,以及迟子建、萨娜等人笔下的民族文学或者生态文学等。而东北的城市文学,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需要面向未来的、充满力量的文学

  近代以来,东北是全国最早开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地区之一。作为共和国的工业基地,东北的城市与工厂,支援、带动着全中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有着其他区域城市难以比拟的灿烂过往。草明的《原动力》《火车头》《乘风破浪》、艾芜的《百炼成钢》、萧军的《五月的矿山》、李云德的《沸腾的群山》、白朗的《为了幸福的明天》、雷加的《潜力》三部曲等作品,记录了这段光辉的岁月,展示了一个后发工业化国家的肌理与蓝图,也呈现了以工厂生活为表征的社会主义城市生活的新风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

  这些作品再现了共和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描写了社会主义工人群体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既表现了作家对革命主体的想象,也表现了作家对未来城市主体的想象。

  改革开放以来,曾经辉煌的东北城市经历了经济转轨所带来的疼痛与感伤,历史的巨变给东北城市带来了巨大的情感落差,邓刚、胡小胡、李铁、孙春平、商国华等作家的作品,写出了国有企业旧体制的种种弊病,以及国企改革过程中工人群体的经历和遭遇,为改革年代的东北城市树碑立传。

  对于这些书写工厂故事和工人生活的作品,我们习惯将其纳入“工业题材”的范畴加以认知和讨论。应该注意到,这些作品记录了共和国工业基地的历史变迁,书写了当代东北城市的前史后传,同时也表现了中国现代工业社会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以及改革年代里作为现代城市人的工人群体的生活经验和情感逻辑。在这个意义上说,这些作品也是东北城市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这个时期东北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记忆。这些作品给新时代的东北城市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参照。

  近来备受关注的东北青年作家双雪涛、班宇、郑执,以及与其行文风格近似的贾行家、赵松等人,以文学的方式对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东北城市进行了历史的重述。其作品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呈现了他们眼中东北城市在历史变迁中的样貌,记载了改革年代东北城市的兴衰,记录了那些大历史中个体的命运轨迹和情感记忆,表达了对普通小人物的关怀。这些作品的坦诚与真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受到了读者和评论界广泛好评。但这些作品表现出的沉重与失落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东北城市的坚韧,以及东北人的乐观与坚强,其对东北城市的书写,难以完整地还原改革年代的东北城市形象。

  书写东北城市所经历的困惑与疼痛没有问题,但沉迷这样的书写,让东北的城市在作品中被列上迷惘的标签,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我们需要反思的文学,抚慰精神伤痛的文学,也需要面向未来的、充满力量的文学。因此,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的东北城市文学的发展脉络,思索如何表现这些改革路上的代价、叙述老工业基地的重生,如何展现东北城市的朝气和希望,提炼和整合出东北复兴的精神能量,成为摆在作家和文学研究者面前的重要命题。

  文学中的东北城市面目可以更清晰

  当然,东北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不仅关注东北城市的历史命运,也关注东北城市的文化气韵。比如阿成和姝娟,他们的作品让世界认识了一个空气中荡漾着音乐的哈尔滨。他们对哈尔滨建筑、草木、物产、街景和风俗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们记住了这个充满着异域风情的中国北疆城市。他们不仅让人们看到了哈尔滨的妩媚与妖娆,也让人们看到了哈尔滨的开放与包容,在那里生活着来自不同国家的漂泊者,那里有二胡,也有提琴,多元的文化滋养塑造了哈尔滨浪漫温情的城市韵味。

  此外,近年来东北作家也注重表达现代都市中人们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比如刁斗注重表达都市人的精神困惑,孙惠芬密切关注那些进城务工者的生活际遇,王可心着重表现城市普通人生活的艰辛,刘兆林关心城市中的经济诱惑对知识分子的影响,萨娜通过对少数民族辉煌过往的追忆表达对现代文明的反思,金仁顺和皮皮善于展示那些现代都市中微妙复杂的爱情和婚姻关系,王怀宇书写古典浪漫主义情怀面对都市规则的碰壁等等。这些东北作家的创作涉及城市文学的各个方面,他们的创作证明了东北作家具有丰富的城市文学创作经验。

  但相较于北京的正大气派与胡同气息,上海的洋场风貌与弄堂景观,成都的休闲从容与包容友善,深圳的狂飙突进与青春洋溢,文学中东北城市独特的气韵与风貌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表现。作为黑土地之上成长起来的东北城市,有着不同于其他城市群“独一份”的文化韵味与城市精神,我们可以感受到其边界与轮廓,但其内部结构还并不清晰,有必要对其进行文学的提炼、表现和建构。这样不仅可以彰显东北城市独特的地域色彩与文化魅力,也可以增加中国城市文学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这需要作家的辛勤劳作,也需要文学研究者的热情参与。希望通过作家和研究者的共同努力,让东北城市文学和东北城市的形象与命运建立起更为密切的关系,使东北城市文学成为东北复兴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动力。

  (本文为2019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当代辽宁城市文学研究项目〔L19AZW001〕”阶段性成果)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22日 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