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历史传承

朱仙镇木板年画的千年传承 发布时间:2020-07-14 来源:央广网

  201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全面启动,五年时间,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对1300余位国家级传承人进行了记录,形成47部纪录片通过影像,让非遗得以从“被记录”到“被看见”,进而“被传承”。而在这些成果中,传承人的勤劳与智慧也得以展现,他们鉴证了文明,让传统文化得以承载和传递。

  近期,央广网文化频道联合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共同推出【艺堂课】系列课程。该系列课程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优秀成果中精选20部非遗纪录片,采用“纪录片+公开课”的形态,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点评的非遗纪录片,以“陪同观看、伴随讲解”为理念,从学术角度对影片中所涉及的非遗知识和传承故事进行点评讲解,以“公开课”的样式,给非遗纪录片加上一个“评论音轨”,从年轻人的喜好和需求出发,将优秀的非遗纪录片和它们背后的非遗传承人介绍给更多的观众,让观众在光影中,感受老去的年华,抓住路上的非遗。

  本期,我们将走进朱仙镇木版年画,聆听它背后的传承故事。

  朱仙镇位于豫东平原开封市。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距开封城南二十多公里的朱仙镇就已有了木版年画。明清两代,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十分兴盛,作坊最多时达三百余家。

  朱仙镇木版年画十分讲究用色,以矿物、植物作原料,自行手工磨制颜料,磨出的颜料色彩十分纯净,以之印制的年画明快鲜艳,久不褪色,构图饱满匀称,线条简练粗犷,造型古朴夸张,艺术风格独特。年画题材多源于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戏曲等,种类繁多,形象生动。

  郭泰运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朱仙镇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出生于1926年的郭泰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家”;2014年被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授予“第三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郭太云从13岁开始便入开封城最著名的门神(年画)作坊之一的“云记老店”做学徒,四年后出师。1983年,开封市成立“开封市朱仙镇木版年画社”,郭泰运任古版研究室主任,与其他专业人员一起,对不同时期、不同店号的雕版和资料进行修补、复制和整理。而今,年画早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郭泰运也成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