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旅游环保

民间护鱼队"长江保卫战" 他们为何更有"战斗力"? 发布时间:2020-07-07 来源:新华网 新华每日电讯

  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有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

  通过这次刻骨铭心的采访,我认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文字报道:如果你的故事不够精彩,那是你离采访对象还不够近。

  首次采访刘鸿和他的志愿护鱼队,是为了写一篇长江非法捕鱼的报道,想通过他们了解一些真实情况。

  但记者心里一直有一个遗憾:刘鸿和他的志愿护鱼队“掏钱买仇恨”,无私无怨,甚至有些孤立无助地守护着长江,他们的精神固然值得称道,他们的遭遇岂不更值得反思?

  新华每日电讯编辑多次跟记者沟通,提出放下面面俱到的全景式“万花筒”,侧重从护鱼队身上挖掘选题的新闻性和故事性,聚焦“以小见大”的调查报道主题: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通过这支民间护鱼队,透视整个长江鱼类保护乃至生态保护的现状及希望。

  没想到,这次深入采访让记者兴奋不已:犹如一个饥渴的人,在沙漠里发现了绿洲。刘鸿及护鱼队员的精彩护鱼故事,深深吸引了记者;他们被人误解、仇恨、暗算的遭遇,也深深感动了记者。

  非法捕鱼的暴利形成了的强大吸力,使护鱼队员们身处利益的旋涡之中,随时都有被吞噬的危险。他们志愿护鱼,不是在跟一两个人对抗,而是跟整个黑色利益链条上的人对抗,甚至包括地方上的各种“关系网”。

  他们忍辱负重,他们纵横捭阖,他们的护鱼行动惊险刺激,也充满着矛盾对立。与此同时,护鱼者的突出成绩,护鱼者的孤立无助,将长江渔业保护中存在的部门之争、形式主义等现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带着对他们的敬畏和感动,记者连夜写出了初稿。本以为能打动编辑老师,没想到编辑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光听护鱼队员的自述,还要补充采访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当地渔政执法等部门,听听他们口中的护鱼队,最好能跟着护鱼队江上巡护,加入体验式报道的元素。

  记者“被逼”又进行了第二次“挖潜”。没想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渔政执法等部门非常配合,不但给记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甚至还不惜自曝家丑来肯定这支民间志愿护鱼队。

  比如渔政执法人员毫不忌讳地称自己是做做样子的“纸老虎”,即便绞尽脑汁也很难抓到非法捕鱼者,“战斗力”跟这支志愿护鱼队根本没法比。他们提供的“第二视角”,既让护鱼队的形象更丰满,也让护鱼队的故事更真实。

  收获最大的是跟随护鱼队巡护。7月2日,洪峰正过重庆江津段,浑浊的江水形成一个个巨大的涡流,翻滚着奔腾而去。记者跟着护渔队员一起坐上快艇,在汹涌的江面上颠簸起伏,不禁担心会被洪流掀翻。

  刘鸿帮助记者穿救生衣时,曾提醒记者道:“掉到江里千万不要挣扎,更不要想游到江岸,浮在江面上就好,保持体力等待救援。”想起上船前他的面授机宜,记者才稍感宽慰。

  江岸边果然渔网密布,非法捕捞者利用江鱼靠岸的时机,在江边布下了“天罗地网”。一路巡查,护鱼队不时在江边发现地笼网,不少网住的江鱼已经死亡。队员们逐一收网,解救这些被困的江鱼。

  在一片茂密的草丛里,队员们看到大量地笼网时,并不忙着收走,而是决定“守株待兔”。果然,一名非法捕鱼者前来收网,被护鱼队员当场抓获。

  这名隐藏蹲守的护鱼队员,穿着衣服跳进浑浊的江水里,衣服鞋子湿透,手机也被江水泡坏。由于抓住了不法分子,他的脸上一直洋溢着笑容。

  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天因为抓了两名非法捕鱼者,刘鸿的电话一个接一个,都是一些部门领导打的“求情”电话。

  不仅如此,为了打击非法捕鱼,刘鸿亲手抓了自己的舅舅,并将给舅舅通风报信的舅妈从自己公司开除;每一次开船巡查,护鱼队都要带着6桶共计240升的汽油,一次耗费就是一两千元;这些年为了护鱼,快艇坏掉的螺旋桨堆了一地,每换一个至少两三千元……

  这些细节,有的因为篇幅限制,没能在稿子中体现,不免新增了不少遗憾。但正是这些丰满而生动的细节,让护鱼队更加立体、更加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