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访谈测试信息6测试信息5测试信息4测试信息3测试信息2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孝

为奉献者奉献 20万志愿者服务医务人员家庭 发布时间:2020-06-22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网

  “我希望自己像动画片里的超人一样,这样就能看到不在身边的爸爸妈妈在干什么。”听了小研(化名)的感慨,陈可觉得能陪着她看动画片也是一种“拥抱”。

  陈可是复旦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大二学生,小研是她参与的“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帮助的孩子,小研的父母都是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

  面对小研,陈可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彼时非典肆虐,陈可的父母在医院“战斗”。“现在,我也能为抗击疫情出一分力了。”

  在各地医疗队“逆行”湖北的同时,像陈可一样守护“逆行者”的防疫志愿者纷纷行动。2月11日,共青团复旦大学委员会和武汉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发起为战疫前线医护人员子女开展线上辅导的倡议。2月12日,经团中央书记处批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发出“与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家庭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的工作建议和指引,动员高校青年志愿者以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家庭中的“一老一小”为重点对象,为他们提供生活用品采买、学业辅导、读书交流等家庭服务。

  2月28日,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面向支援湖北防控疫情的医务人员家庭及其子女、参加本地防控疫情的医务人员家庭及其子女、感染疫病或牺牲的医务人员家庭及其子女等三类群体,开展“为奉献者奉献”志愿关爱行动。

  4个多月来,“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招募青年志愿者20.13余万名,组建了1.9万余支志愿服务团队,为4.2万户医务人员家庭开展生活服务、陪伴交流、心理疏导、防疫宣传、出行服务等精准化、专业化志愿服务。

   精准摸排 暖心帮扶

  “组织专人对医务人员及其家庭建构联系渠道,需要精准摸排。既不能过分打扰也不能有所遗漏,既要建立亲密关系又要尊重对方意愿,做起来并非易事。”重庆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工作人员表示,“‘精准化’‘专业化’是‘关爱行动’的两大特色,贯穿整个志愿服务始终。”

  在前期,为实现“精准化”摸排服务对象及需求,各级团组织采取部委协作、小程序统计、问卷登记、专班对接等多种方式,统计援鄂医务人员数及其需求来招募志愿者。广东通过“智慧团建”系统数据,沟通三大运营商,向279.77万在社区及农村的团员团干部发送公益短信,最大范围发动团员和志愿者到社区报到,开展“第一响应人”社区(村)疫情防控志愿行动。

  团干部和青年志愿者化身“守群人”,与前线医疗队直接建立起62个紧密联系的微信群,并与守信联合激励计划合作企业,累计募集或直接购买医用防护、生活办公等物资及提供教育课程、旅游购物等优惠福利共计价值约1.03亿元,按照“一家一策”原则切实解决医务人员及其家庭的实际需求和生活难题。

  据悉,32个省级团委为医务人员家庭累计完成服务需求9.7万余条,累计提供服务13.07万次,服务时长达124万余小时。

  争做“第一响应人”,任何时候都“在线”,成为志愿者的目标。团江苏省委招募18204名青年志愿者,重点围绕全省2830名赴湖北防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家属及子女,推出“五心”服务举措,即为每个家庭配备一名热心志愿者,每周赠送一份生活用品暖心礼包,为每家赠送一套爱心保险,配备一位贴心老师辅导孩子学习,组建一支省心顺风车车队,竭尽全力守护好援鄂医务人员后方的家。

  “你们在一线不计生死,我们在后方竭尽所能。”河南省一名基层社区防疫志愿者这样诠释志愿者精神。

  线上结对辅导 网课从有到优

  “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行动中有6万余名青年志愿者服务2.5万医务人员子女,其中,“线上结对辅导”是一项主要工作。看似简单的“上网课”,其实是个技术活。

  “要让网课实现‘从有到优’,而不仅仅只是‘上课’。”上海中医药大学95后志愿者沈智灵和李凡莲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智灵和李凡莲服务的是光华医院医生汪荣盛的两个孩子,她们要了解孩子的基本学习情况、建立信任、确定辅导课程重点、制定辅导计划……在“上课”前,她们没想到,教两个小学生有这么多的案头工作要做。

  “爸爸妈妈加油干,我在家里有人管。”孩子跟爸爸视频时说。

  “从第一次连线迟到,到后来提前提醒我记得上课,孩子的积极主动,让我在每晚备课时充满动力。”沈智灵和李凡莲觉得在志愿服务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爱与成长。

  为提高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26个省级团委还制定推出了包括开展援鄂医护人员及其家庭服务在内的防疫应急志愿服务相关工作指引提示,27个省(区市)制作了防疫志愿服务培训资料。

  团湖南省委组织省级应急志愿服务总队重点服务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创新实施“一个社会组织+一家企业+一所高校”服务一家医院模式。

  疫情发生以来,青年志愿者广泛参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志愿服务已成为青年在实践中成长的重要途径。随着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各地也持续发力,推动应急志愿服务向常态化转变。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姗姗 来源:中国青年报